记一次上当经历

a-story-of-internet-fraud
加拿大网友投稿,站长认为这事情在新西兰也会出现,所以放过来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曾与骗子打过交道,当然,所谓交道,基本都是对方发来某个中奖邮件或信息被我无视,或是电话接通后对方刚踌躇满志讲第一句话就被我挂断。到温哥华后,也收到很多次骗子电话,内容稍微洋气了一点,开头总是“这里是中国领事馆,您有一份包裹待领取……”,由于手法太拙劣,我听到这儿就听不下去了,立刻挂断。基本上电话转来转去最后收到的信息雷同:你的身份被盗用了,你卷入了毒品/金融诈骗/走私/……交易,为了证明清白,你需要将全部银行账户资金转入XXXX账户……感觉换汤不换药,没创意。以前我对于会被骗子骗到这件事总觉得不可思议,这么拙劣的手段居然也有人中招,智商捉急啊。但没想到自认为智商一直十分在线的自己,也有一次不幸中招,事情虽已过去一年,损失也不是很大,但回忆起来仍然有种智商突然掉线的羞耻感。

那是一个晴朗的午后,我突发奇想要登陆北美著名大超市Costco的网站,看一看有没有什么新出的coupon。飞速输入网站,一点回车键,Costco那熟悉的页面展现在眼前。真是来得早不如来的巧,突然跳出一个有关于Costco服务评价的问卷调查,我一看问题不是太多,还会有小礼品,就决定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把五道选择题选好了,然后点了提交。提交后不到一秒钟,又跳出一个页面,说明为了答谢提交问卷,可以选择一个优惠或者免费的赠品。我看了一下,好可惜诶,有一个赠品是以29刀的价格买mini iPad3,已经sold out了,其他赠品都不是太吸引我,除了一个面部精油套装,全免费,只需要支付邮寄费用即可。我突然想起国内有那种赠品免费,邮费上百的骗局,心中警铃响了一响,准备一会儿提交时如果赠品邮费很高,就取消。要说网站设计的还挺贴心,我把地址确认后,邮寄费用就出来了,8美刀,从美国邮寄过来8刀,不算贵啊,我放心了。精油套装标着零售价99刀,我还特意又上这个精油品牌的官网查看了一番,貌似评价也还不错呢,这么看付8刀邮费,不亏。又再三确认了一下选择精油套装的条款,没有运费以外的任何附加费用,然后愉快的填好信用卡信息提交了订单。几乎在提交后的下一秒,手机就收到一条扣款信息,10加元还有小零头,我没太在意。邮箱里很快也收到了一封确认订单的邮件。一切都与我以前在不同网站上购物的流程差不多。我愉快的关闭了页面。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我突然想起我登录Costco网站要查coupon的事儿还没做呢,又顺手点开了另一个浏览器准备查看。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要不是顺手点了另一个浏览器,搞不好还发现不了被骗一事。因为是另一个浏览器,Costco的网站需要再输入一遍,我就又飞速输入了一遍,点回车,这一次没有再跳出问卷调查,我还想设计还满贴心的,知道我已经答过一次了。但点开了几个页面看了看之后,我心里产生了一种异样之感,总觉的这个Costco网站与我刚才答问卷的那个Costco网站说不出有点什么不一样。我又打开之前用过的浏览器,找到地址栏记录的地址,点击,页面展开,问卷调查又跳出来了。我心里一惊,仔细对比两个网站,愕然发现,有问卷的这个网站的网址是Costca,天啊,一个字母之差,我遇到李鬼了。呆坐了5秒钟,我赶紧致电银行,要求挂失信用卡,然后又讲述了一遍之前的下单经历,询问银行方面能否取消这笔交易。银行客服倒是态度很温和,告诉我这样的诈骗事件时有发生,我立刻挂失卡片,避免了更多的损失。但这笔10刀的预授权已经给出,由于不是被盗刷所以无法直接追回,需要我先联系商家,看看能否对方取消我的订单,如果对方拒绝,再联系银行做申请,尝试追回该笔款项。我听完后觉得说的也有道理,应该先联系商家看看。于是结束与银行的通话,马上发了一封邮件给商家,这个商家自然不是冒牌costco的costca,而是提供精油赠品的商家。我按照收到的订单确认邮件里的邮箱地址发了一封邮件过去。这里有一个细节,就是订单确认邮件里的联系方式和邮箱地址,与官网上是一致的。所以我略作思量,并没有在邮件里提李鬼网站云云,只是说不到一小时前,我曾下过一个订单,现在我申请取消这个订单。邮件写好发出后,我松了一口气,觉得最惨不过是损失10刀邮费,当付学费了。

事实证明,我还是too simple, sometimes naïve。 过了一个多小时,我先收到了商家的一封确认订单取消的邮件,心里窃喜了一下下,以为这个事情就了了。但收到这封邮件后过了不到一刻钟,我又收到另一封邮件,差点一口血喷到键盘上。这封邮件是什么内容呢,是说我之前曾申请了一份免费赠品,由于对该产品很满意,申请了该产品的定期送达服务。我们很荣幸您选择我们的产品,也很高兴为您提供每月寄送产品的服务,预计每月将从您此前登记的信用卡中扣款129美元云云。

愤怒与急痛攻心之后我冷静下来,又再次致电银行。这次我也不准备要回那10刀邮费了,更严重的事情是我要确定这个无良商家无法每个月从我的信用卡里扣款。又把我愚蠢且悲惨的经历讲了一遍,银行客服的态度仍然很和蔼,保证我的卡已经挂失了,任何商家都无法再从该卡上划款。我略微有些安慰,而后马上愤怒的写了一封邮件,向精油卖家表明我不要赠品了,不用给我寄!我也从未订购过按月送货的服务!半个小时后,收到了一封邮件,其内容十分让人愤怒。讲了两点,一是赠品已经进入物流环节,无法取消;二是我索取赠品就默认日后会按月订购产品,上一封邮件只是提醒,实际货品寄送事件以寄出通知为准。这封邮件的第一点还算是答复了一个问题,但第二点就完全驴唇不对马嘴,而且摆明了一幅坑人的嘴脸。怒向刀丛觅小诗,我又急又气文思如泉涌,马上回复了一封更加义正严辞的邮件。但直到第二天,也没有收到回复。第三天,周日上午6点,一阵电话铃声将我吵醒,一看号码是从美国打过来的,按掉没理。过了几分钟,又响。难道真有事儿?我清醒了一些,接通电话,居然是无良商家,叽里呱啦讲了足有五分钟,自我介绍就用了三分钟,但核心内容只有一点,无论是赠品订单还是月购订单都无法取消,因为他们已经备好货了。WTF,那一瞬间,我真是痛恨自己的半调子英语,抗议得十分无力。

挂了电话,又煎熬了几个小时,看已经上午10点了,我打电话给一位本地朋友,祥林嫂一般的将我的上当经历以及后续与无良商家的沟通情况讲述了一番,隔着电话我都能感觉到朋友在那头憋着想笑,说实话,我在愤怒之余也挺哭笑不得的。朋友告诉我一般这种情况,信用卡注销了,对方无法从卡上扣款,就不会再给我发货。所以那个月购不需要担心,但10刀邮费估计就当缴智商税了。我总算安心了不少。

半个月后,我居然收到了赠品。当时我出差在外,同事帮我代收了,所以我的拒收计划也没有实现。拿到包裹打开,一瓶模样很正常的精油,貌似质地也还可以,而且说实话,单凭包装,也对得起10刀邮费。而这样一款产品,如果摆在商店里,我未必不会考虑买。但是何不踏踏实实做生意赚钱,非要用这种手段呢?我有些替这款产品惋惜。对了,那个李鬼网站,我第二天再试图登录的时候就发现它消失了,也不知道如我一样上当的人有多少。

Anyway,回想起这段上当的经历,我深刻认识了一个早就认识,但居然自己还会违背的真理:人不能贪小便宜啊!!!祝大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无论是在哪个国家,都能瞪大眼睛避免上当,骗子这一古老的行业,不分国籍。

a-story-of-internet-fraud

image source: pixabay

Read more

强风袭击新西兰北岛,多地受灾

强风袭击新西兰北岛,多地受灾

因存在安全隐患,奥克兰著名的Cornwall Park今早宣布关闭,园内所有设施暂停开放。 奥克兰市中心Waterloo Quadrant一栋14层高的建筑The Connaught,维修用的包裹布被吹坏。 这栋154个住宅单位的大楼正在进行耗资4600万纽币的维修。 一位居民说:“在狂风中被搭着脚手架的建筑物包围着,非常可怕!” 奥克兰交通官网显示,Gulf Harbour、Pine Harbour、Northcote Point及Devonport等航线今日暂停运营。 0:00 /0:20 1× 与此同时,北地、奥克兰强风警报已经延长。 MetService今天上午已经延长了奥克兰和北地的强风警报。 奥克兰人被警告强风将至少再持续14个小时。 气象预报员说,奥克兰的强风将持续到午夜,北地的强风将持续到晚上8点。 北地地区预计降雨量最高可达180毫米,并伴有雷暴。Whagerei瀑布水量已爆表: 奥克兰及Great Barrier Island还会有高达120公里/小时的强风。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麻疹疫情来新西兰“只是时间问题”

麻疹疫情来新西兰“只是时间问题”

一种曾被宣布消灭的致命病毒正在美国卷土重来,目前已导致三人死亡。这场迅速蔓延的疫情可能很快波及新西兰。   “麻疹距离新西兰仅差一趟航班或一艘船的距离。”免疫咨询中心首席医学顾问、惠灵顿医生Nikki Turner警告道。 “这种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堪称已知传染性最强的病毒。即使未免疫者站在房间角落,感染者进入后也可能被传染。” 美国今年已报告600多例麻疹病例,波及22个州。三名死者(两名儿童和一名成人)均未接种疫苗。 “孩子们死亡的唯一原因,是反疫苗运动导致群体免疫水平下降。” Turner说,“这是错误信息酿成的悲剧——有些出于恶意,有些源于误解,但最终承受痛苦的是孩子。” 新西兰的免疫缺口 MMR疫苗在新西兰对1969年后出生者免费提供,两剂接种预防有效率达99%。 但新冠疫情后,全国接种率已跌至15年来最低水平,毛利和太平洋岛裔社区尤为严重。 Turner强调:“拒绝接种不仅危及自己的孩子,还可能将病毒传播给免疫系统脆弱人群,这类患者死亡率极高。” “这不是个人选择的问题,”Turner最后郑重提醒,“这是全体新西兰人保护社区的共同责任。我们必须团结应对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家庭电费每月将上涨10-25纽币

新西兰家庭电费每月将上涨10-25纽币

天气逐渐转冷,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电费在进入冬季前就已注定要上涨——而这并非因为天气原因,而是由于监管机构提高了输电和配电基础设施的收费标准。 在新西兰,家庭电费预计每月将上涨10至25纽币;澳大利亚某些地区的电费则会上涨至多9澳币。这主要是因为: * 输电(如高压电塔和变电站)和配电(如电杆和电线)费用上涨。 * 这两项费用合计约占家庭电费的40%。 这些输配电费用平均占家庭电费的约40%,因此其上涨对整体电价影响不小。 在新西兰,普通家庭大约15%的预算花在电力上,低收入和偏远地区家庭占比更高。 换句话说,电费中这部分“固定成本”与一个普通家庭在手机通讯、公共交通或自来水服务上的花费相当。 电力输配服务属于天然垄断行业,因此由政府监管,例如新西兰的商业委员会(Commerce Commission)或者澳大利亚东部的能源监管局(Australian Energy Regulator)。 Reference: https://www.1news.co.nz/2025/04/16/power-bills-will-soon-rise-by-up-to-25-and-t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奥克兰未来50年火山爆发概率10%

奥克兰未来50年火山爆发概率10%

说起来新西兰真的建立在一块不稳定的地壳上。 根据一份最新的政府文件,未来50年内奥克兰发生火山喷发的几率为10%,而仅建筑损失就可能高达650亿纽币。 这份探讨文件旨在为新西兰政府修改国家应急管理法律提供参考,特别是在经历了2023年加布里埃尔气旋和奥克兰洪灾后。 政府已开放公众咨询至5月13日,以加强新西兰的应急管理能力。 紧急事务部长Mark Mitchell表示,他希望在下届大选前通过新的应急管理法案,重点包括: * 明确紧急状态下的权力归属 * 加强与毛利族群的合作 * 减少对关键服务的干扰 这份文件指出,未来50年内新西兰经历导致损失超过100亿纽币的自然灾害的概率高达97%。 灾害场景建模 该文件列举了多种可能的灾害场景,包括: * 奥克兰火山喷发:50年内概率为10%,建筑与基础设施损失预计在50亿至650亿之间。最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在几天到一周内全面撤离奥克兰市”。 * Hikurangi俯冲带地震及海啸(规模9.1):概率为1%,预计损失达1440亿。 * 阿尔卑斯断层地震(规模8.0):概率为75%,损失约100亿纽币。 * T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