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5岁从中国来新西兰,读了3个学位,现在天天围着精神病患者转

我15岁从中国来新西兰,读了3个学位,现在天天围着精神病患者转

在新西兰精神健康科上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听听华人女生Clara的给出的答案。

“我以为新西兰和纽约一样繁华”

Clara来自山东,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山东孩子的出路就是“考教师、考公务员”,但是她的父母却从来没想过让她走这条路。她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公务员家庭,父母工作稳定,思想开明,从来都没有想过“鸡娃”。

“我父母一直希望我少些学业压力,有时候还会找理由帮我请假,他们觉得快乐比成功更重要。”

因为家里有亲戚生活在新西兰,父母便决定把她送过来留学。

虽然家人也有讨论过送她出国的事情,但是具体的日期一直没有确定,她就按部就班的参加中考,考入了本地一所不错的高中,读了几周后,父母把一切安排妥当后,和她说了具体的出国时间。然后她就开始集中提高英文,几周之后,15岁的她落地奥克兰,成了一名小留学生。“刚落地时有些失望,我想象中的新西兰,是和纽约一样有高楼大厦,来了之后懵了”,Clara直言对纽村的初印象相比惊艳,很多是惊讶。

“没有父母的地方不像家”

除了落差感,Clara还感受到了孤独,“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我在新西兰没有家的归属感“,纵使Clara的亲戚对她体贴入微,但是对于一个15岁的少女来讲,还是很难不想家。

慢慢地Clara在学校交到了朋友,特别是有几个和她一样的华裔,让她一点点适应这里的生活。

一段时间过后,Clara开始融入本地生活。不同于中国高中的题海战术,新西兰高中更重视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下午三点就放学,她会在放学后和朋友一起运动、散步,毫无压力地完成了高中学业。

“一波三折,跨专业读三个学位”

高中毕业后,数学成绩不错又热爱环保地的Clara,申请了统计跟环境科学专业。
顺利毕业后,工作问题摆在了她的面前。

她的身份也有些尴尬,如果想要找环境科学相关的工作,很多需要由本地身份,而如果走数据统计路线,最好是读了说是才好找工作。只有一年工签的她为此感到焦灼不安,恰好当时有亲戚在幼儿园工作,便推荐她去试试,没想到这份工作,为她开启了新的职业大门。

性格开朗的Clara发现自己在幼教工作里“如鱼得水”,做得很顺利也很开心。恰逢当时幼教专业开始因为“好移民”热度变高,她便去申请了幼教专业,重新读了一个新学位。

毕业后她很快找到了幼教的工作,也因此顺利拿到了新西兰身份。幼教的工作不容易但是很有成就感,但Clara心一直没定,总想试试其他的工作。

疫情时有段时间她很焦虑,便找了一个心理咨询师咨询,觉得很有帮助。便心动想去读心理学相关的专业,当时她也有个朋友在做社工,听了朋友的介绍,她觉得很符合自己的职业幻想,就去申请了社工专业的硕士。“与前两次读书时的心情不同,这次我更放松,更享受。也是因为积攒了一些社会经验,更容易理解很多内容。”

“我替精神病患者找房子”

现在Clara在心理健康中心(Mental Health Inpatient Unit)实习 ,主要工作就是在病人精神稳定的状态下与他们进行深度沟通,建立关系与信任然后了解病人的需求,家庭成长背景,文化, 目前的生活状况加经济状况各种方面来了解导致精神状况不稳定的原因, 并给予各种支持以及出院后的治疗跟生活计划。

Clara所在的科室,负责接待一些情况紧急的精神病患者,他们很多是救护车或者警车送来的,来到后医生会给病人注射药物,等病人情绪稍微稳定了,Clara便负责与他们沟通,了解情况,然后将病情报告给其他同事。

与重点关注给病人注射多少药物合适的医生不同,Clara的工作更多时候是了解病人的社会信息:和谁住在一起,有没有觉得不安全,身边有没有别的人会因为他的病情受到影响等。

实习的这段时间里,Clara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因为吸毒而精神失常的单身母亲、每个星期都寄钱回家压力山大的新移民、孤身一人无依无靠的老人......Clara也遇到过很多让她印象深刻的病人。”有个老人,在精神状态好的时候是个非常温暖的人,但是因为精神疾病,与周围的人关系闹得很僵,也没人愿意把房子租给他,有时候让人觉得很心疼。”

在工作中,她感受到了新西兰公共系统的人性化。病人过来后会有专职医生负责病情,也有社会工作者负责社会化诉求的支持,很多时候还会帮病人找房子,以帮助他们有个固定居所,也可以摆脱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是“没有完美的系统”,她直言自己有时候也会有所怀疑,会想是不是因为福利系统的完善,才让很多人产生依赖性,将个人的生活交付给公共系统。

“未来职业依旧是个开放游戏”

Clara喜欢这份工作,“每天去上班都很期待”,但是她也坦诚表示,自己当前没有做好全职做这份工作的准备。”我想给自己一两年时间去沉淀“,现在以实习生的身份工作,新鲜感强,压力也不大,但是真正全职去做的话,并非易事。

这份工作也暗藏着危险,有次她和同事去回访一位病人,病人的门上挂着一块玻璃,并写着“如果你让这块玻璃碎掉,我就杀掉你”,他们看到后只能扭头走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这条法则都适用。

“很多病人枕头下都放着武器,如果遇到他们情绪过激,第一是走开,保护好自己的安全,然后等他们情绪稳定下来再过来沟通。”

15岁来新西兰的Clara,现在已经在新西兰生活了15年。如今的她在这里组建了家庭,未来她还想在心理健康领域继续深造,在人生的这片旷野里,她自由探索着。

Read more

奥克兰华人夫妇深夜赶海,老公落水失踪

奥克兰华人夫妇深夜赶海,老公落水失踪

就在这个周末,一位华人在奥克兰西部海岸赶海时失踪,至今仍未寻获。 事故发生在周五深夜接近12点。当时,整个奥克兰西海岸正是低潮时分。在奥克兰西海岸Whatipū附近,有两人正深夜赶海。 具体位置在Ninepin Rock(九针岩),这里靠近奥克兰Manukau Habour的入海口。 Ninepin Rock是一个距离海岸很近的岩礁,低潮时可涉水通过。这块岩礁实际上是一个早期火山的一个火山塞,经风化侵蚀形成海中隆起。 赶海的人可能不知道,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区域。 然而,周五深夜11点49分左右,这两人赶海期间,其中1人不幸落水。 遗憾的是,落水男子既不会游泳,也没有穿救生衣。 接到报警后,海岸搜救队和警方直升机Eagle到达现场搜救,从周五晚上彻夜搜救到周六凌晨。 警方和新西兰消防和应急务部门还沿着海岸线进行搜寻。 周六搜了一天之后,周日,搜救行动继续进行。 海岸警卫队Papakura区域搜救队五名成员,乘坐一艘9.6米长的海岸警卫队船只连续搜寻了几个小时。 海岸警卫队Papakura地区指挥Jim Livett表示,周日他的团队从上午11点,一直搜寻到下午4点。

By 发现新西兰
华人移民卖掉城里房子后,去新西兰小镇买农场,养龙虾,做民宿,刚开业就遭暴击

华人移民卖掉城里房子后,去新西兰小镇买农场,养龙虾,做民宿,刚开业就遭暴击

每一个移民故事都是一部电影,其中充满了曲折的剧情。 今天我们采访的主人公Vic(哔哩哔哩:翟在绵羊国),十年前持有“创业工作签证”来到新西兰,屡次创业,不断探索,一次次重塑自己的生活。 让我们来听听这个“屡战屡败打不死的小强”的故事。 受访人:Vic 图片提供:Vic 采访撰稿:Zibby 申请创业签证来新西兰 还没出发就被骗Vic来自四川,生于1982年,大学专业是计算机,毕业后一直做与之相关的工作,业余时间喜欢摄影拍视频。 北漂七年的他看到很多人在新西兰拍摄的照片,对当地的自然风景感到好奇,便起心动念,燃起了移民新西兰的想法。 2014年,他找到了一家移民中介,计划通过申请“创业工作签证”(Entrepreneur Work Visa)的方式来新西兰工作生活。企业家工作签证要求申请人有一定资金,有经商经验,英语雅思4分,并对新西兰经济做出贡献。普通创业移民申请人要先申请一个企业家工作签证, 到新西兰创立一个生意,保持成功经营2年后可申请居留权。 当时和他一起申请签证的,很多都是叔叔阿姨级,这些人有很多最终都没有坚持下来。Vic自身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就想着做个与之相

By 发现新西兰
回国一趟,华人差点痛失遗产继承权,新西兰这些关键时间,千万别搞错

回国一趟,华人差点痛失遗产继承权,新西兰这些关键时间,千万别搞错

虽然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法律平等的其中一个最先决条件,就是各位一定要遵守法律程序的各种截止日期。 在新西兰,就曾经有不少朋友因为吃了“没守时”的亏,而导致重大损失。 配偶去世伤心欲绝,归来竟失去遗产继承权 一般按照华人的传统观念来说,许多家庭在亲人去世后,都会避免立刻“谈钱”。但根据新西兰的法律,针对遗产受益权主张的期限,其实是有很严格的规定的。MC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汪君尊律师举了一个案例。 一位女士在新西兰跟一位华人老先生交往。但当老先生不幸去世后,她由于过于悲伤,独自回国休养了。 一晃两年过去,这位女士才缓过来,但她准备回新西兰申请处理老先生遗产时,却发现法院已经不受理了。 “她本来经济独立所以不着急继承遗产,但新西兰法律规定,配偶的遗产主张需要在半年内(自死亡日期起的6个月)提出,否则逾期后,其他人可能会以此要求剥夺配偶的遗产分享权益。” 汪律师说,由于这个案件中遗产的价值比较高,所以在花费不少时间精力和金钱之后,才终于说服法院重新延期申请。 “这些风险、额外的成本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 无视法律文书送达,华人面临巨额赔偿 汪

By 汪君尊律师
惠灵顿地税还要涨50%,债务失控后全体居民买单

惠灵顿地税还要涨50%,债务失控后全体居民买单

最近,新西兰首都惠灵顿萧条的现状格外令人担忧。 商店歇业、道路关闭、年轻人离开,很多人都在说“惠灵顿已死”。 除了商业凋敝,对于普通居民来说,生活在这里的前景也令人堪忧。 根据最新预测,到2028年,惠灵顿居民的地税将平均上涨3000纽币,比目前高出大约50%。 以离惠灵顿CBD不远的一处房产为例,到2028/29年度,地税将从目前的8740纽币涨至12877纽币,涨幅高达4137纽币。 地震风险和水务系统老化 市长Tory Whanau解释说,地税上涨主要是由于该市长期未进行的抗震和水务基础设施投资所致。 她说,惠灵顿市在多个方面资金短缺,包括老化的水务系统需要更新,因此超过50%的涨幅用于水务基础设施。 此外还有地震原因,“作为一个地震多发的城市,我们长期以来在各个领域都投资不足,这就是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她说。 今年,惠灵顿的地税平均每户增加了1000纽币,涨幅达到了21%,远高于最初的预期。 Whanau承认,这次上涨对许多人来说是个巨大冲击,但她保证这是涨得最多的一次。 她指出,这种情况并只出现在惠灵顿,全国其他城市也面临类似问题,如水务管理、高利率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