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前首相戴维·朗伊 David Lange

david-lange

新西兰历史上有不少名人,是新移民到新西兰的华人朋友们所不熟悉的,本文要介绍的戴维·朗伊就是新西兰的前首相,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新西兰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总理之一。戴维·朗伊 David Lange 对于新西兰做出的最大影响(贡献)可能是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了新西兰是一个“无核”的国家,所以,你在新西兰使用的电力都不是核电站提供的,新西兰境内也没有任何核武器或者核动力的设施,包括新西兰的盟友美国的核动力舰艇和潜艇也是不允许停靠新西兰的任何港口的。

david-lange

image source: wikipedia images

以下内容均来自维基百科 Wikipedia。

戴维·朗伊生平简介

戴维·罗素·朗伊,英文姓名全称:David Russell Lange,生于 1942年8月4日,逝世于2005年8月13日,作为第三十二任新西兰总理(1984年-1989年)领导了新西兰的第四届工党政府。在他主持政府期间,大规模的改革了新西兰的官僚制度,推行市场自由化。

戴维·朗伊性格幽默开朗,极富口才,思维灵活,是最受国民欢迎的新西兰总理之一。戴维·朗伊出生在泰晤士的一个德国裔的家庭中,一战时家族曾经因此受到大家的歧视,甚至在朗伊成为总理之后,他的不少政治对手页常常借此进行攻击。

戴维·朗伊之后跟随家族依据到了奥克兰市的Otahuhu区,在奥克兰大学攻读法律系,并且在1965年取得学士学位。在1970年他取得了法律硕士学位,之后他在奥克兰和北地地区作律师,他的客户常常是那些处于社会底层,无依无靠的平民。

戴维·朗伊的从政经历

在1977年的补选中,戴维·朗伊代表工党作为奥克兰Mangere地区的议员进入了国会。他的口才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成为了当时议会里著名的辩论者,同时也是当时政府总理,国家党党魁罗伯特·马尔登深为头痛的对象,常常被戴维·朗伊辩驳得相当尴尬。

戴维·朗伊在1983年接替比尔·罗林成为反对派领袖。

在1984年,总理罗伯特·马尔登突然宣布举行大选,戴维·朗伊带领工党在此次选举中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他从此就任为新西兰总理,也是二十世纪新西兰最年轻的总理(41岁)。

戴维·朗伊政府在1987年10月19日全球性的股灾当中遭受相当大的挫折。新西兰经济在此次股灾中陷入混乱,他解除财政部长罗杰·道格拉斯的行为在党内受到了普遍反对,更有议员脱离工党,组成了新工党。

在他任总理期间,也同时担任了外交部长(1984年-1987年)、教育部长(1987年-1989年)。

在1989年,由于受到工党内部的压力,戴维·朗伊被迫宣布辞职。之后他担任过最高法官等一系列职务。戴维·朗伊由于健康问题,在1996年宣布正式从议会退休。

国际事务中的戴维·朗伊

在国际上,戴维·朗伊以其反核观点而著名。他曾经拒绝以核能作为动力或者载有核武器的军舰进入新西兰水域。而这最终作为一项国家政策被确立下来,直至今日。不过也间接导致了与诸多盟友的关系出现裂痕,在戴维·朗伊宣布拒绝美国核动力军舰进入不久,美国宣布停止执行《太平洋安全保障条约》中保障新西兰安全的条款,而在今天,新西兰的反核政策也是与美国的自由贸易协议重要的障碍之一。

1985年,绿色和平组织的旗舰彩虹勇士号航向太平洋抗议法国核试验,在奥克兰市港口补给时遭到法国特工袭击而沉没,并且导致一人丧生。这加强了戴维·朗伊反对核武器信念,他在一次电视节目中说“在精神上,核武器是毫无能力的”。

但这次事件随即导致了新西兰与法国的关系迅速降温。1986年,在联合国秘书长的调解之下,法国终于和新西兰达成了协议。法国支付了1300万新西兰元赔偿,并且道歉。而作为交换,戴维·朗伊同意交回执行袭击任务的两位间谍回法国关押三年,但之后这两位间谍只关押了两年就被释放。

戴维·朗伊的晚年

戴维·朗伊并不长寿,所以他的晚年并不算太晚,只有60多岁就去世了。1990年代之后,戴维·朗伊的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糖尿病和肾脏问题严重。在2002年医生诊断他患了一种极其罕见且无法治愈的淀粉样变性病。虽然他被告之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可以生存,但他依然对自己的疾病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并且接受长期治疗。

2005年,他不得不长期住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在同年7月5日,他在病床上接受了生前最后一次采访,他说他希望在不久后的大选时,坐在轮椅上到惠灵顿去阻止任何废弃他曾经建立的反核政策的努力。8月2日,由于他的糖尿病病情急剧恶化,他的右腿下半部分在没有完全麻醉的情况下被切除。8月13日,由于肾功能衰竭,戴维·朗伊在奥克兰Middlemore Hospital逝世,享年63岁;戴维·朗伊被葬在奥克兰的 Waikaraka Cemetery。

Read more

奥克兰市中心发生恶性轮奸案

奥克兰市中心发生恶性轮奸案

奥克兰市中心发生恶性轮奸案,3名男子被控强奸一名德国女背包客。 据NZ Herald独家获悉,这起恶性事件发生于2025年1月1日凌晨。 警方证实,三名嫌疑人已于1月23日在奥克兰地方法院出庭后获准保释,现分别居住在奥克兰Blockhouse Bay,Flatbush和Northcote住所。 三人中两人19岁,一人21岁。若罪名成立,将面临最高20年监禁。 据报道,受害者在Karangahape Rd先是被搭讪,然后被强行塞入涉案车辆,后在其所住旅社附近被扔下。 德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对此事不予置评。 新西兰受害者权益倡导者表示,这起事件“极其可怕”。 “她是一名游客,只是在新西兰旅行,对一名只是享受新西兰旅游的游客来说,这种侵犯如此残忍。“ 嫌犯三人于1月23日被捕,并被共同指控犯有强奸罪。下次开庭时间为4月16日。 Reference: https://www.nzherald.co.nz/nz/german-backpacker-allegedly-gang-raped-by-three-men-in-horrific-auckland-cbd-attack/HI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建材行业终于迎来巨变

新西兰建材行业终于迎来巨变

新西兰政府将加快审批程序,预计到7月将有超过12,000种新建筑产品进入新西兰,年底前可能达到25万种。 一部新法案——Building (Overseas Building Products, Standards, and Certification Schemes) Amendment Bill——《建筑(海外建筑产品、标准和认证体系)修正案》预计将在今晚获得国会批准。 通过后,国际标准和认证将被允许在新西兰适用。 建筑与建设部长Chris Penk表示,石膏板、隔热材料,可能还有混凝土将是首批获批进口的产品。 Penk指出,这一变更将涵盖常用材料,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能带来技术创新的好处。 早前,商业委员会在2022年研究发现,新西兰建筑材料供应领域缺乏竞争。 Penk强调,进口产品会依照海外“同等或更高”标准进行评判。 “质量、安全性和可持续标准不会降低。 “我们会关注紫外线影响、地震风险,以及其他天气条件是否与新西兰相似,以确保新的法规设计合理。” 一家建筑公司Easy Build Homes的董事Mike Fox表示,公司会对进入市场的产品进行独立尽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奥克兰又一家知名餐厅关门结业

奥克兰又一家知名餐厅关门结业

奥克兰知名餐厅KOL撑不住了将关门。 这家曾经的热门餐厅位于Ponsonby Rd,由奥克兰餐饮业名人夫妇Sid和Chand Sahrawat经营。 最新:他们发布了关闭餐厅公告。 这对夫妻表示,尽管这家烤炉风味特色的餐厅最初生意兴隆,但市场状况发生了变化。 “过去几个月很艰难,我们最终决定关店,但我们很高兴曾经尝试过了。” KOL将在母亲节(5月11日)迎来最后一晚营业。 Sahrawat 夫妇坦言,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他们计划将精力集中在其他业务上,包括与SkyCity合作经营的Cassia餐厅、他们首购的The French Café以及自家品牌Cassia at Home咖喱酱系列。 他们不会完全离开Ponsonby Rd,而是计划在KOL现址设立一个餐饮孵化器,帮助新创业者在正式独立运营之前测试市场。目前正邀请对该项目感兴趣的餐饮业人士提出申请——申请者可以使用现有店面设施,并在Sahrawat夫妇及新西兰餐饮协会(Restaurant Association)的指导下运营。 Sid和Chand Sahrawat早在2009年就在Ponsonby开设了高端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地产中介公司待售库存创纪录

地产中介公司待售库存创纪录

奥克兰最大房地产公司Barfoot & Thompson上月销量上升,但待售房屋库存也创下历史新高。 该公司库存量持续攀升,1月未售房屋5300套,2月增至5900套,而3月更达到6200套。 该公司在3月共售出1213套房屋,创下自2021年7月以来的最高单月纪录。 “尽管3月销售量高,待售房屋仍处于历史高位。本月上市2103套新房,包含新建房屋和二手房。” 奥克兰3月房价有所回升,市场信心略有增强。 3月房屋均价114万纽币(1月105万纽币,2月110万纽币)。 从全国看,新西兰全国房屋库存水平同比增长13.6%,从3.57万套升至3.71万套。 Reference: https://www.nzherald.co.nz/bay-of-plenty-times/property/barfoot-thompson-unsold-houses-hit-record-6200-places-available/JDBIGEDHHVFFZK57KXASDJJIOA/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