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禁售三款韩式方便面,但新西兰市场仍然有售

丹麦禁售三款韩式方便面,但新西兰市场仍然有售

丹麦日前要求韩国三养集团(Samyang)召回其生产的一系列”火辣”口味的速食拉面产品,声称产品中的辣椒素含量可能对消费者身体有害。

辣椒素是一种从辣椒中提取的活性成分,食物中辣味(灼烧感)的源头就是这种物质。也是基于这个原因,三养拉面的三种口味被召回:分别是三倍辣火鸡面(Buldak 3x Spicy)、二倍辣火鸡面(Buldak 3x Spicy)以及热辣炖鸡面(标准辣度)。

然而,上述产品依然在世界其他地区销售,包括新西兰。

由于其韩背景,餐饮业从业者David Lee 是包括Gochu和Aigo在内的几家奥克兰高档韩餐厅的老板。他称,人们对辣味的敏感程度并不相同。

“有些食物可能对部分人来说太辣了,尤其是随着斯科维尔指标(Scoville scale)上辣度的增加,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可能会觉得’太辣了’。”

斯科维尔指标是测量辣椒和其他物质辛辣度(辣度或热度)的标准。

三养拉面的辣味源自韩国最辣的青阳辣椒(Cheongyang pepper)和红辣椒油。

Cheongyang chili pepper

青阳辣椒的平均辣度为10,000 SHU – 23,000 SHU(斯科维尔指标的辣度单位)–它比塞拉诺辣椒(Serrano pepper)的平均辣度略高,后者在8,000 SHU -22,000 SHU之间。

不过与世界上最辣的卡罗莱纳死神(Carolina Reaper)相比,上述两者都不算什么–这种辣椒的辣度高达2,200,000 SHU。

Lee表示,他发现,近年来顾客对辣味食物的耐受程度发生了变化。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辣味食物,不少消费者甚至无辣不欢。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的食物导致的。”

随着新西兰正越来越多元化,其丰富和不断增长的饮食领域也是如此。

大多数新西兰人在餐厅点四川面类或者印度鬼椒咖喱时会被问及一个问题:”你是要标准辣,还是要新西兰辣?”

“在确定做多辣时,我们会优先考虑顾客的反馈。”Lee说。

“韩式辣味通常会使用由韩国辣椒制成的辣椒酱或辣椒粉,它辣感十足。”

“相比之下,’新西兰辣’则更加温和,通常会使用果香味的辣椒或者塔巴斯科辣酱(tabasco sauce)来增加厚重的热感。”

Lee表示,对于那些不太喜欢吃辣的人可以通过在饮食中引入少量辣味来慢慢提高他们的耐受力。

“从一些比较温和的食物开始,逐渐提升辣度等级。牛奶或酸奶一起食用也有帮助(缓解辣感)。”

(201105) -- SHANGHAI, Nov. 5, 2020 (Xinhua) -- A staff member cooks turkey noodles at the booth of Samyang Foods Co., Ltd. at the Food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hibition area during the third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 (CIIE) in Shanghai, east China, Nov. 5, 2020. Various food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re showcased at the Food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hibition area during the third CIIE in Shanghai. (Xinhua/Chen Yehua) (Photo by Chen Yehua / XINHUA / Xinhua via AFP)

当然,他也表示,这仅限于那些希望尝试的人–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直接挑战三倍辣火鸡面和热辣炖鸡面。

“这对那些喜欢吃辣的人来说也许很有意思、也很享受,但对于不习惯吃辣的人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好体验。有一次,一位顾客我家餐厅吃了一份非常辣的韩式炸鸡后表示了强烈不满,虽然我们已经在菜单上注明了它是’变态辣’。”

“我相信三养拉面的包装上也已经明确标注了辣度等级。”

许多韩式拉面的粉丝觉得这个牌子的方便面虽然很辣,但就是停不下来。那些想享受美味但又不想遭罪的人可以只放部分调料包。而对于那些享受灼热感的人,Lee表示他们可以在多放些调料。

“我个人最喜欢的韩式拉面是Jin拉面(Jin Ramyun)。为了能让它更辣,我会额外再加一些辣椒粉。这种面我可以跟泡菜一起吃,虽然泡菜也是辣的。这种吃法可以让我享受到更浓烈的辣味。”

* 本文首发于RNZ中文,根据授权转载。

Read more

“新西兰没什么不好,但我还是选了加拿大!”华人“再移民”体验

“新西兰没什么不好,但我还是选了加拿大!”华人“再移民”体验

当奥克兰终于从多雨的春天入夏时,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枫叶正红。 华人Bessie从奥克兰搬到蒙特利尔已经一年了,这两个城市对她都意义非凡。 这几年,新西兰人搬到其他国家生活的案例越来越多。 Bessie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两个国家大不同” 2014年,Bessie拿着working holiday签证从中国抵达新西兰。 这是她第一次出国,也让她就此想要留下来。 读书、工作、拿PR,中间经历了很多艰难的时刻,终于是留下来了。 有了另一半,买了房子,生活简单平静。 2019年,Bessie无意间了解到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发现自己和老公都符合条件。 两人都从事自由职业,住在哪个国家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影响。 5年前那个只身闯荡新西兰的女孩又心动了。 简单商量过后,他们很快做出决定,递交了申请,顺利拿到加拿大PR。 2020年,他们第一次登陆温哥华,体验了这个国家。 2022年9月,经过考量,两人将居住城市选在蒙特利尔,正式搬到了加拿大。 “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我在新西兰的时候也过得很开心,只是想换种生活方式,刚好符合条件,就来了。”当被问到为何这样选择

By 发现新西兰
新西兰夫妻高调炫富,Remuera豪宅被抄后有惊人发现

新西兰夫妻高调炫富,Remuera豪宅被抄后有惊人发现

上月初的一个清晨,身穿防弹背心的警察出现在奥克兰“老钱区”Remuera一处豪宅,金融市场管理局 (FMA) 的官员对这里进行了一次突袭。 外面车道上停放着一辆新款路虎卫士和一辆揽胜。 随着带枪的警察和带着文件的FMA官员离开,豪宅主人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被突袭的是新西兰有名的房地产开发商Kenyon Clarke和妻子Charlotte Clarke的家。 这里的“老钱”居民们目睹了Clarke夫妇的Du Val集团轰然崩塌。 高调炫富却被质疑造假 新西兰的富豪们大多不爱炫富,与Remuera那些低调的老钱不同,Clarke夫妇到处炫耀自己的成功,在社交媒体展示他们的奢华生活。 Kenyon Clarke打造了一个以自己命名的网站,名叫“打造十亿纽币的商业帝国”。 他们的生活要多高调有多高调,堪称新西兰的“金卡戴珊”一家。 今年年初,两口子主演了一档真人秀节目《房地产开发商》,虽然还未播出,但里面充斥着金钱和成功以及恰到好处的粗俗,可以预见到其影响。 一辆挂着Du Val车牌的闪闪发光的黑色劳斯莱斯幻影: 一架飞越豪拉基湾的直升机: 一张从空中俯瞰激流岛葡萄

By 发现新西兰
我15岁从中国来新西兰,读了3个学位,现在天天围着精神病患者转

我15岁从中国来新西兰,读了3个学位,现在天天围着精神病患者转

在新西兰精神健康科上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听听华人女生Clara的给出的答案。 “我以为新西兰和纽约一样繁华” Clara来自山东,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山东孩子的出路就是“考教师、考公务员”,但是她的父母却从来没想过让她走这条路。她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公务员家庭,父母工作稳定,思想开明,从来都没有想过“鸡娃”。 “我父母一直希望我少些学业压力,有时候还会找理由帮我请假,他们觉得快乐比成功更重要。” 因为家里有亲戚生活在新西兰,父母便决定把她送过来留学。 虽然家人也有讨论过送她出国的事情,但是具体的日期一直没有确定,她就按部就班的参加中考,考入了本地一所不错的高中,读了几周后,父母把一切安排妥当后,和她说了具体的出国时间。然后她就开始集中提高英文,几周之后,15岁的她落地奥克兰,成了一名小留学生。“刚落地时有些失望,我想象中的新西兰,是和纽约一样有高楼大厦,来了之后懵了”,Clara直言对纽村的初印象相比惊艳,很多是惊讶。 “没有父母的地方不像家” 除了落差感,Clara还感受到了孤独,“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我在新西兰没有家的归属感“,纵使Clara的亲戚对她体贴入微,但是对

By 发现新西兰
夫妻在新西兰买房,居然发现屋顶藏了23万现金

夫妻在新西兰买房,居然发现屋顶藏了23万现金

试想一下,假如你买了一套房,然后在房子里发现了巨额现金,那么这笔钱到底该属于谁呢? 最近,一对新西兰夫妇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屋顶发现23万现金 2021年底,一对基督城夫妇买了一套房子。 次年5月他们在装修房顶时,电工在天花板中发现了5个布满灰尘的真空密封塑料袋,里面装满了20和50纽币的现金,总额为232,440纽币。 电工将现金交给了这对夫妇,而他们决定报警。 经查询,这批现金是在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发行的。而且这种打包方式表明,这些钱应该是贩毒所得。 警方相信这些钱是2018年之后被放到屋顶里的,同时也向前房东、前租客进行过调查。 租客方面,没有人知道这笔钱的来历,也没有证据表明他们和犯罪所得有关。 但房东(一个家族信托)里面其中一人则在2019年因为持有大麻而被定罪,并且与帮派Mongrel Mob有关联。 但这名成员目前已经去世,他的兄弟也说他不太可能去过那套房子,甚至可能不直到这房子是家族信托所有。 今年2月19日,警方向高等法院申请针对这笔款项的限制令。 法院支持警方说法 警方表示,这笔钱属于《犯罪收益(追回)法》定义的“污染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