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型通货膨胀 Imported Inflation
新西兰是一个贸易开放、资本自由的国家,但是由于国家的经济体量较小,所以资本市场和本国货币的币值非常容易受到外来资金的影响。由于新西兰的能源业、重工业和轻工业都不是很发达,所以许多的商品都需要进口。在多数商品都需要进口,且本国货币汇率不稳定的情况下,比较容易产生输入型通货膨胀。
image source: pixabay
输入型通货膨胀,英文 imported inflation,是指由于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输入型通货膨胀与开放经济有密切的关系,开放的程度越大,发生的概率越大。自然,资本市场几乎100%开放的新西兰,发生这种通货膨胀就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以下内容来自MBA智库百科。
通常,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途径主要有三个:
1、国外商品的价格传导途径
该途径的传导机制是:当国外出现通货膨胀、价格上涨时,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一方面,由于国外商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该国对外商品出口的增加,从而增加该国的对外贸易出口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国外商品的价格上涨,又会减少本国居民对国外进口商品的消费,而转为增加对本国商品的消费,由此,一增一减,最终引起整个社会总需求的增加。
2、货币供给途径
该途径的传导机制是:当国外存在通货膨胀和价格上涨时,由于国外商品的价格上涨,使得该国的对外贸易将出现大量顺差,而大量贸易顺差的存在,又会使该国的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在固定汇率制下,大量的外汇储备将导致国内货币供给大大增加,从而引起国内利率降低、投资增加,并最终导致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3、成本传导途径
该途径的传导机制是:由于国际市场上石油、原材料等价格上涨,导致国内这些基础产品的输入价格增加,从而引起国内的价格上涨,并最终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新西兰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属于第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