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毛利人社会中的阶级
在历史上,毛利人社会主要分为三个主要类别:rangatira(酋长及酋长家族血统),tūtūā或ware(普通人)和taurekareka(奴隶);这是比较大体上的分级方法。有时,也将Tohunga(神父专家)作为一个单独的分组。
毛利人种学家彼得·巴克(Peter Buck)将这些类别称为毛利社会中的“等级”制度,这使毛利人能够快速确定地位和等级。
Rangatira (兰加蒂拉)
一个部落或者部落分支(Hapu)由酋长家族带领,那么这个家族的血脉中,身份由出生情况所决定,通常家庭的长子是身份最为尊贵的(等同于封建社会中的皇长子或者太子,当然太子不一定是皇长子)。
另外,毛利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也不会像其他国家那么渺小,相反的,毛利女性有时候在家族或者部落中也享有崇高的地位;通常,女性的权威由她的丈夫或者是她的男性亲属来行使;在某些情况下,也有女性直接行使权力的。
Commoners(普通人、平民)
毛利社会中的最大群体,就是普通人 tūtūā,在英语中,Commoners 被认作是轻微带有贬义的、形容平民的用语,不过在毛利人社会中,普通人就是普通人,普通人与统治阶级的分界线并不是那么清晰、矛盾也不是很尖锐,没有对立的现象。
根据毛利文化学者的研究发现,尽管只是“普通人”但是毛利人没有承认自己是tūtūā的,相反的,他们会说自己与家族、部落的创立祖先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血缘关系。所以说,不关你事 rangatira 还是 tūtūā,在毛利社会中是比较平等民主的,普通人并不会对“身份尊贵”的兰加蒂拉一系卑躬屈膝。
Taurekareka(奴隶)
奴隶是在战斗中被俘虏的敌人部落的人,奴隶在毛利人社会中的地位就是非常低下了,可谓“等于牲畜”,不过,毛利人部落中的人如果嫁给奴隶,并不是被禁止的事情,相反的,自由人与奴隶生下的孩子将被视为自由人,不再有奴隶的身份。
因此,毛利人社会中没有“世袭”的奴隶阶层。 有个有趣的现象,毛利人社会中奴隶的地位虽然非常低,但是奴役奴隶的部落并不会阻止奴隶逃脱,因为一旦作战被俘变为了奴隶,他们的原部落或者家族就会认为这个人已经不再受到神明的庇佑,被神明放弃的人是没有脸再回到自己的原部落中的。
现状
目前,由于不会再有部落之间的战争,所以,新的奴隶已经不再产生,而且前文提到了,奴隶身份不会被继承,所以,早在百多年前最后的毛利奴隶就已经消失了。现代社会中,毛利的酋长还是广泛存在的,并且受到主流社会的尊敬和认可,酋长们都接受西方的精英教育成长起来,所以与白人精英社会是没什么区别的。更广泛存在的,就是我们看到的“普通毛利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