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西兰大选:国家党与工党住房政策大比拼
关于住房问题的政治辩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它势必将影响我们的2017年大选。由于国家党和工党都已经发布了各自的住房政策,我们不妨看看两党政策上的异同点。用一句话概括国家党和工党的住房政策,就是相同背后隐藏着根本的不同。两党都声称要建造更多可负担住房、增加社会福利房和安置更多无家可归者。但两党在建房规模、福利住房和融资途径上立场不同,在对待住房需求的态度上存在根本分歧。
image source: pixabay
【建房规模】
工党推出的每年新建1万套可负担住房的计划比国家党更野心勃勃,这个十年计划中有一半住房都被定义为“可负担”类型。这意味着该住房如在奥克兰地区,市场价格不应高于60万纽币;其他地区不应高于50万纽币。
国家党没有大规模的建房计划,而是侧重于引导市场力量增加住房的整体供应。国家党创建了特别建房区(SHA),该区域的住房建设可以提速;释放更多奥克兰的储备土地,其中至少40%被规划为可负担住房或福利房。
【福利住房】
两党在政府公屋的处置上存在重大差异。
国家党希望削减政府扮演的角色,把政府公屋陆续转手给慈善机构、教会和毛利社团经营,政府仅提供租金补助。工党则是希望进一步强化政府作用,加强对公屋的管理和运营,同时每年新建1000套公屋。
【融资途径】
尽管两党都同意政府应为大型住房项目提供资金,但在融资渠道上国家党主张财政拨款,工党则是希望能够对业主征税。
国家党今年已经宣布拿出10亿纽币给需要基础设施开发的市议会提前支取;工党提出要创设债券基金覆盖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而偿债的现金流来源于对业主征收特别税。
【根本分歧】
如果说两党在供给上还可以说求同存异,对需求的态度就是迥然有别了。
国家党执政期间,通过移民经济带动新西兰的房产繁荣。虽然政府在舆论压力下推出了房产交易明线规则(Bright-line Rule),对两年内住房的买入和卖出征资本利得税;同时考虑对海外投资者征收土地税,但总的来说,国家党并不希望过分打压需求,在需求抑制手段上也相对温和。
工党相比之下则是激进了很多。工党希望彻底限制房产投机行为,将明线规则的时间从两年延长为五年,重拳打击快进快出的交易。工党还希望禁止海外投资者购买现房,只允许购买待建新房。此外工党呼吁取消房产投资的负杠杆制度,让投资者无法用房价下跌的损失来抵扣应税收入。
换而言之,工党希望把住房供给还有住房需求一并控制在自己手里。
因此今年9月,选民需要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我们是要一个事事亲力亲为的“大政府”,还是让市场发挥作用的“小政府”呢?
看新西兰网站授权转载,原文地址:www.chinesenzherald.co.nz/news/property/2017-election-national-v-lab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