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的中秋节Mooncake Festival
新西兰地处南半球,空气清洁度非常高;地广人稀的新西兰,城市里的灯光不是非常严重,所以月亮显得非常的大而明亮;由于南北半球的差异,新西兰的“中秋节”实际上应该是春天开始的时候;乍暖还寒,在初春的新西兰的夜晚赏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出门看月亮的时候多穿衣服也是必须的。
近二十年来,移居、旅居新西兰的华人不断增多;在华人聚集的奥克兰市,可以很方便的买到各式月饼,包括广式、台式、苏式月饼;各大华人超市和糕饼屋,都会在这一年一度的节日里全力以赴,为华人准备最好的月饼,饱口福的同时也让大家缓解思乡之情。
在新西兰漆黑寂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上梢头,邀三五好友,泡上一壶清茶,拿出月饼,坐在户外欣赏八月十五明亮的月光,确实为人生一大享受。
image source: google images
中秋节的来历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中国大陆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但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在中国,中秋节的传统活动有观潮、猜灯谜、燃灯、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玩花灯等等,在新西兰,旅居在此的华人也会经常由使领馆或华侨联合会等举办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活动或演出。
关于中秋的神话传说: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