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人被“卖人头”到新西兰,人数众多,有人走投无路,表示 “不如跳海”
今年以来,新西兰媒体多次报道中国海外工人被骗到新西兰——他们缴纳了大笔中介费给国内中介,然后被许诺可获“三年自由签证”来新西兰赚钱。然而,等待很多人的是“干了几天就被辞退”,“没有实际工作”,“只能打黑工”……接下来的结局,就是这段时间在新闻里看到的故事。而一些在新西兰提供所谓“工作机会”的新西兰雇主则吃下回扣。
这似乎成为了一条产业链。现在,最新消息显示,新西兰移民局终于开始重视了。
劳务中介是什么样的存在
劳务中介是什么样的存在,大家看一下雇佣关系顾问和劳务中介之间的对话:
新西兰雇佣关系法律顾问May Moncur目前代理了多位受骗劳工的案子。当她和劳务中介联系的时候,经常会被这样谩骂,甚至有生命威胁:
现在,仅雇佣关系法律顾问May Moncur的WhatsApp群中,就有80多名中国工人在等待解决他们的问题。他们都是类似的受害案例,很多通过大量举债“购买”进入到新西兰的签证。
“我们在这里的许多人都被骗了。”他们说。
他们的主要诉求,是需要重新建立一个正规的打工渠道,让他们在新西兰能够留下来、打工、挣钱还钱……<
因为,如果让他们回国去找中介解决这场纠纷,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难度很大的。
一位被骗工人说,“我们一起来的八个人,回去了六个。没有一个解决的。”
媒体首次将新闻归入“刑事版”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受骗工人将新西兰本地体系看成是“救命稻草”。而英文媒体也在越来越多地曝光此事。但这一切都发展得很快:开始有这方面的新闻,是边境开放了之后才有的事。到5月份,Stuff最先报道其中详细的情况,当时,还是放在“雇佣关系”相关的版面下。最近,最新报道升格进入新闻网站“刑事版”。报道语气也出现差异,称已经有“数百人受影响”。
报告开头就称,“一个迅速扩大中的移民诈骗专门针对海外工人”:
雇佣关系法律顾问May Moncur表示,大量证据可以证明,中介和雇主涉嫌联手倒卖工签名额,操作手法大同小异。“他们把工人像产品一样挂靠在公司名下,然后让他们自生自灭……”
有的离谱的公司一家公司担保上百人,而其业务上根本名不见经传。还有小一点的,也担保了十人以上。
新时代的“卖猪仔”
这种“卖人头”的做法甚至在华人圈表现得相当露骨。在一些打工群、工签群里,可以看到这样的“雇主招募信息”:
乃至于明码标价,中介称,可向“雇主方”提供3万人民币的回扣:
而根据Stuff对这一现象的报道称,这些受害人有来自印度、尼泊尔和南美的,但“最多的是来自中国”。
这些人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服务业和农业行业。受害路径也都差不多:通常,他们被一个不受监管、没有执照的海外代理(劳务中介或移民中介)欺骗,支付14,000-30,000纽币不等的费用(有的大量举债),而这个工作签证在新西兰的实际办理费用,应该不超过2000纽币。而来了之后,新西兰政府的“90天试用期规定”会成为“合法解雇”的挡箭牌。对于新西兰华社来说,这个现象绝对是一个不安定因素。
中国工人:“还不如跳海”
北岸华人餐厅随机砍人案余波未平,这边有工人表示,受骗后感觉活不下去了,想到了自杀。一位刘姓工人对Stuff记者说,“有时候觉得,还不如跳海。” 他说,债务已经让他家一贫如洗,而到了新西兰却走投无路。他们接触的这类中介,找工作“往往没有面试”,有的还称提供住宿。等到了新西兰却发现没有工作,或工资没有承诺的那么好,或他们在几周内就被解雇了,这往往是由于合同中插入了90天的试用条款(用他们所不熟悉的英语写的)。
关于“新西兰90天试用期”规定
新西兰劳工法允许小型企业使用90天的试用期来评估新员工。如果雇主在90天内发现新员工不适合,那么法律允许雇主解雇这位员工,而不需要给出任何解雇理由。这条规定设立时原本是为了刺激就业,鼓励更多雇主试用新人。但是,这条规定也在被一些雇主“恶意使用”。
等到被辞退之后,他们发现自己被困住了——如果在新西兰挣不到钱还欠款,他们往往觉得没有办法回国。一位江姓工人认为,这个现象普遍存在,“我认为有200-1000个人处于类似的情况。”他本人支付了大约2万纽币的签证和中介费,合同上写的是“水管工”(尽管他在中国的真实经历是工地经理和电工)。然后,他工作了2个月后被解雇。
雇主给他的理由是“经济不景气……”
另一位顾姓工人,支付了8万人民币(约1.8万纽币)的中介和签证费,他也表示,从未有过面试,2月11日来新西兰后,发现自己成了“有10年工作经验的木工”。“我们只想来这里老实挣钱的。我们不知道发生什么了,他们让我们怎么样我们就只能怎样,说了让我们不要问问题。”后来,他又付了2万人民币给中介让他给他妻子和孩子办签证,之后却没有消息,找了中介,中介说可以随便去告他……
以上两例,找的是吉林长春的同一个劳务中介。由于这些工人基本都不会英语,不熟悉新西兰司法环境,任何权益的争取都是长路漫漫……
新西兰移民局终于明确表态
在这种现象发酵了几个月之后,最近,终于有移民局高级官员对外表态,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排上了“number one on my list”(工作第一要务)。新西兰移民局承认,对于在海外非法出售工作的“不良行为者”(劳务中介),由于司法管辖权的问题,他们“几乎是无法触及的”。不过,新西兰境内的雇主方,他们是管得到的。“我们已经在调查37家使用认证雇主资格引进海外劳工的雇主,如果发现他们是同谋,将可能面临刑事指控。”新西兰移民局总经理Richard Owen明确表示。
Richard Owen说,“这些人已经借了大量的钱,而且有的还被当初借给他们钱的人勒索。”移民局表示,在Covid关闭新西兰边界之前,类似的骗局就已经存在。“但现在的规模更大,而且来自多个国家,所以我们正极其认真地对待……我们将以坚定的手段来解决它。”
了解,一些办理担保的公司,注册时间较短,甚至从账目上看不出有足够的财务基础,来担保多个职位。
移民局现在已经开始对所有经认证的雇主进行15%比例的抽查,要求他们提供财务记录和工作安排表。由于总计有25,000名经认证的雇主,这意味着要审计3700家企业。移民局总经理Richard Owen说,已分配了32名工作人员进行审核,目前已完成431项审核。
警惕“工签群”变成“韭菜群”
虽然艰难,但这样的追讨权益的工作,已经在新西兰这一端展开。雇佣关系法律顾问May Moncur表示相信,虽然新西兰的司法流程会慢一些,但最终会给工人一个交代。“可能会拖的时间比较长,但正如之前的案例那样,相信最终还是会有一个公正的判决。”她说。
值得留意的是,新西兰华人社区中的个别群体,却属于这个利益链上的一部分,他们是希望阻止这类信息的传播,让打工人生活在信息茧房里。他们希望来新西兰打工的人,最好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这样自然以后也不会知道该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这也是为何本地一些“工签群”对于如何维护权益的信息避之唯恐不及,而专心于让更多“韭菜”加入。“有些微信群通常由雇主或中介方,或相关利益方把持控制,他们对于受害工人进行权益维护是持不鼓励,甚至打压态度。”知情人士说。
已有受骗工人成功上岸
上个月,新西兰本地媒体Stuff报道了中国工人Bao Guo的一系列遭遇后,很多热心人通过媒体或者代理律所联系到他。这其中,先后共计有8家奥克兰本地雇主向Bao Guo投来了橄榄枝。了解内情的人称,这8家愿意出offer的公司全部都是洋人公司,没有华人企业。最终,位于奥克兰南区的一家家居门制造商Superior Doors的总经理Aaron Davidson雇用了他。
“真正打动我的是,报道里说他天天吃速食方便面,这让人很心疼。我想我们可以做得更好。”Aaron Davidson说。
Davidson表示,虽然这很困难,因为他不会说普通话,而Bao Guo不会说英文。庆幸的是,公司的员工中,有一位会计会说一口流利普通话而这位会计不在时,Bao Guo则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翻译设备进行沟通。如今,Bao Guo也拿到了MEPV签证,顺利入职。
北京法庭最新判例:13年
另一方面,在国内追讨权益也并非不可行。央视网6月11日刊登一篇报道,2023年5月,北京市房山区法院判决了一起出国劳务诈骗案,被告李某波因诈骗罪一审判决13年6个月有期徒刑。
判决书显示:被告李某波等人冒用北京一家劳务派遣有限公司名义开展业务,在网站发布前往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就业的招聘信息,与求职者签订劳务外派合同,向求职者收取人均33500元的费用,最终骗取269名被害人共计人民币970万余元。”
图片来源:央视网报道称,这类黑中介往往使用“短期行骗、流动办公”的做法,在网上联系时,他们给客户提供的是一份电子版的雇佣合同书,用高薪工作吸引来客户,而在实际签订纸质版合同时则变成了委托代办合同,对客户提供签证和咨询服务,对于工作岗位只字不提。
图片来源:央视网等被害人发觉一直没有办成开始询问,怀疑被骗的时候,被告就已经逃之夭夭了。
图片来源:央视报道截屏对付这类骗局,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不管中介吹得多么天花乱坠,先看看这家公司有没有商务部备案的正规资质,如果连资质都没有,那吹得可不就是彩虹屁(有的甚至洗脑说,到新西兰打工还可以‘傍富婆’)?
新任移民部长已被告知此事
最新消息,刚上任的新移民部长Andrew Little也已经有所回应,他表示“”任何试用条款……都需要符合相关的就业立法”,而且根据《公平交易法》,对移民工人做出误导性声明的雇主可能会被起诉。Andrew Little也说,MEPV签证上有6个月,据他了解,一般是有“足够的时间让移民工人找到新的雇主,或选择整理他们的事情然后离开新西兰的。”
MEPV签证全称Migrant Exploitation Protection Work Visa (移民剥削保护工作签证),是当发生剥削情况时,新西兰给这类移民的“救生圈”。
很多人将不得不靠这个“救生圈”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