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洞面积缩小,预计2050年封闭
曾几何时,地处南半球的新西兰饱受臭氧洞的困扰;尤其是新西兰的南岛和斯图沃特岛,在夏季的时候人体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是相当危险的,因为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紫外线的臭氧在这些区域非常少,大量的紫外线没有任何阻挡直接“倾泻”在新西兰的土地和人们的身上,这也是新西兰是全球皮肤癌最高发国家的原因。不过好消息是,由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人类减少了含有氟利昂的气溶胶和制冷剂的使用,臭氧洞的持续扩大趋势不仅已经停止,而且又开始“愈合”的迹象。
image source: NASA website
臭氧洞简介
臭氧洞的英文名称是o-zone layer hole,或者写成ozone hole也没有问题。臭氧在大气层中从地面到高空70公里处都有分布,其中浓度最大在距离地面大约24-25公里处,中纬度的高空臭氧浓度最高、地球的南北两极较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那时候人类发现臭氧浓度有减少的趋势;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在南纬60度地区发现了“臭氧空洞”并引起了全球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臭氧层的浓度减少,会使得太阳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增加,对生态环境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影响人类和其它生物机体的正常生存。目前科学界比较一致的态度是认为臭氧洞是由于上个世纪人类广泛使用的氯氟烷烃化学物质在大气层中不易分解,进入平流层经过紫外线照射后分解,产生了可以和臭氧分子进行化学反应的物质,从而对臭氧层造成了严重破坏并形成了臭氧洞。1987年,世界范围大部分国家签订了限量生产和使用氯氟烷烃等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Montreal Protocol),正式开始保护地球大气中的臭氧。
臭氧洞正在愈合中
美国利兹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持续的监测和研究发现,地球大气中的臭氧浓度正在渐渐恢复,并且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的面积不再扩大并且有缩小的趋势;这个研究成果发布在全球权威科学杂志《Science》上。
文章中引用的数据指出,南极臭氧洞的面积在2000年达到最大值,面积有一千五百万平方英里;从2000-2015年,这个空洞的面积有轻微的变化,但是变化是由于火山爆发造成的而非人类的活动;如果排除火山的影响,实际上臭氧洞的面积是在缩小的。文章中同时预测,预计2050年(本世纪中叶)南极上方的臭氧洞将完全封闭,地球的臭氧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地球大气层“自愈”成功。
在新西兰,什么时候的阳光最危险?
新西兰的夏季大致在11月份到2月份,在这段时间里新西兰的阳光可谓“毒辣”,没有防晒霜的话太阳下暴晒15分钟就有可能造成晒伤。但是实际上,从每年的8月份开始,阳光从北半球开始向南半球转移,其中的紫外线让大气中的氟利昂活跃起来并与“干掉”臭氧分子,造成臭氧洞的扩大;而这个扩大的过程在10月份达到高峰,所以说,从每年的9月份开始,尽管那个时候新西兰的天气还不暖和,但实际上室外已经充满着危险的紫外线了,一定要从那时就开始做好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