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鞍背鸦 Saddleback(tīeke)
鞍背,听说过吗?它是一种新西兰特有的珍稀鸟类的名字,毛利语 tīeke;鞍背指的是它的背后有一块像是马鞍一样的颜色,虽然发音相同,可不是前日本首相“安倍”哦。
鞍背长相比较像是乌鸦,所以也被称作“鞍背鸦”,它的羽毛是带有光泽黑色,在阳光下微微发出靛蓝色的光芒,背后则有一块带有栗色的、马鞍形状的羽毛,尾巴翘翘的,有时候在屁股上还有一小块栗色的羽毛;也有橙色乃至于少见的鲜红色的。
鞍背鸦的英文名字比较容易记忆,叫做 saddleback,也很容易发音;比毛利语的 tīeke 容易记哦(毛利语怎么发音?te-eh-keh 提伊克)
鞍背鸦是新西兰特有的品种,它的近亲也都是新西兰特有的鸟类,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除了鞍背鸦以外,还有 kokako 垂耳鸦,另外还有已经灭绝的鸟类 huia。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在尖尖的嘴巴两侧有彩色的赘生肉一样的附属物,英文称这种东西叫 wattles。
鞍背鸦在新西兰的北岛和南岛都有分布,生物学家根据其轻微的不同,将其分成为了“北岛鞍背鸦”和“南岛鞍背鸦”;它的体型较大,有25厘米长,重量可以到75克之多,算是较为强壮的鸟类。鞍背鸦是肉食性的鸟类,通常他们使用嘴、或者是爪子,把树皮撕开,在树皮的下面找到昆虫吃掉;偶尔的,它们也“吃素”比如说凋落的树叶啦,水果啦、花蜜啦,都可以作为食物。鞍背鸦虽然叫“鸦”但实际上它不是一种很善于飞行的鸟类,这也是新西兰大多数鸟类的通病(总比国宝kiwi鸟强,那个货压根不会飞)。
鞍背鸦倾向于在靠近地面的位置、甚至是地面上筑巢,当雏鸟孵化,也不是马上学习飞行,而是在地面的巢穴附近跳来跳去,锻炼老天爷赋予它们的健壮的腿部的肌肉。
但是,正由于它们靠近地面筑巢的特性,让它们特别容易受到哺乳动物、尤其是老鼠、负鼠、白鼬等动物的袭击;自从新西兰在移民们把外部世界的这些动物引入后,鞍背鸦的数量就开始急速减少,迅速的从南北两个主岛上消失。到了20世纪之初的时候,鞍背鸦只在遥远的北岛以北的一个离岛上、以及在南岛阴暗的 Big South Cape Island 了。
好在新西兰的人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快速的营救行动终于让这种繁殖能力并不差的鸟类存活了下来,避免灭绝的悲剧。1964年,当时将近灭绝的鞍背鸦,被人们从 Hen Island 转移到了 Whatapuke Island,这个岛没有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目前,北岛鞍背鸦在新西兰北岛附近的九个离岛自然保护区上,免受捕食者侵害的生活着。鞍背鸦的保护也被认为是新西兰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物种保护案例之一。
平时你在新西兰是见不到这种比较大的鸟类的,只有在特定的动物保护区,以及介绍新西兰生物的一些视频中,能够看到这种鸟类。比如说,奥克兰附近的离岛 Tiritiri Matangi Island 就能看到这种鸟类,前提是,你要买几十块一张的船票从奥克兰坐船过去。好在这货是白天活动的,比“昼伏夜出”的 Kiwi 鸟更容易让人观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