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印度移民中的锡克族

新西兰印度移民中的锡克族

新西兰的外来移民中,比例最大的是华人,排名第二的就是印度人。作为传统的文明古国和人口大国,印度移民中有众多的不同信仰的教徒,其中的一部分,是锡克教众。如果你在新西兰生活过一段时间,你一定会看到大街上有一些包着头巾的印度人,它们就是锡克教的教徒。

锡克教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成年男子留长发、留胡须,而后用一条长长的素色头巾(红色、橙色、黄色、紫色、黑色等等)缠在头上并打出一个非常有标志性的“扣”。锡克教的女性则通常使用头巾;锡克教的小孩子是不带素色头巾的。

锡克族身材修长高大,并且相当强壮,与其他地区的印度人的身材对比相当明显。锡克族人虽然强壮,但是并不暴力,不会主动侵犯他人,但是也不允许他人来犯否则会坚决还击。在印度国内,锡克人之占全国人口不到2%(1.6-1.7%),但是印度军队60%以上的军人都是锡克人。

Sikhism-in-nz

image source: pixabay

在新西兰,锡克教的教徒是印度移民中最容易被华人移民所接受的,因为锡克教徒强调勤劳、勇敢,努力工作,努力挣钱,不领福利,帮助他人,不抽烟不犯罪,而且教内的教众之间十分团结。锡克教大部分信众是纯素食者,也有一部分锡克人日常饮食中有肉制品和蛋奶制品;但只要是符合伊斯兰教义屠宰的肉类,锡克教徒就不允许吃,也就是说,比如“屠宰过程中放血”的肉类,锡克教徒就严格禁止食用。

在印度生活的锡克教徒按照教义要求穿短衣裤,但是新西兰日常的气温不高,所以生活在新西兰的锡克教徒通常都是长衣长裤(由于原居地气候炎热,所以生活在新西兰的印度人表现为“比较怕冷”)。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锡克教简介

锡克教(Sikhism)是15世纪产生于印度的一神教,主要流行于印度旁遮普邦,在南亚的巴基斯坦,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也有少量信徒。“锡克”一词,来源于梵文,意思是“学生”、“弟子”、“信徒”。锡克教徒被称为锡克人,长发、梳子、钢箍、匕首、短裤是锡克教徒的五大信仰标识。

锡克教目前在全球拥有将近三千万的信徒。

锡克教尊崇十位上师并以上师们传授的《阿底格兰特》为经典,《阿底格兰特》象征第十一位上师。锡克教以公平正义、扶贫济弱和宗教自由为基本教义。锡克教的宗教符号的圆圈代表没有始终的唯一真神,左右两边的弯刀象征捍卫真理与正义;中间的双刃刀代表做饭的刀具。

锡克教宗教特色

锡克教徒的着装和服饰一直以来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在许多国家的一些影视作品中,头裹长巾、胡子很长,一副英伟的男子气概的锡克教徒打扮成了人们心中典型的“印度人”扮相。

1699年,戈宾德·辛格制定了锡克教徒必须遵守的为正义而进行圣战的五条“卡尔萨戒律”称为“5k“标志:kesh(终生蓄长须发),kangh(戴发梳),kacch(穿短裤),kirpan(身佩短剑),kara(戴手镯)。

这5件事在锡克教中具有特殊含义。蓄长发、长须表示睿智、博学和大胆、勇猛,是锡克教成年男教徒最重要的标志。加发梳是为了保持头发的整洁,也可以促进心灵修炼。戴钢手镯象征锡克教兄弟永远团结。佩短剑表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坚强信念。穿短衣裤是为了区别于印度教教徒穿着的长衫。不过,今天的锡克教男子平时很少穿短衣裤、佩短剑,但蓄发、加发梳、戴钢手镯仍然极为普遍,尤其是在梳好头发之后,再包上一条长长的头巾,成为锡克教徒的典型形象。 此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虽然印度乞丐很多,但锡克教徒中很少有乞丐,因为锡克教徒强调勤劳、勇敢,而且内部团结,互为兄弟。

锡克教允许吃肉,但禁止吃按伊斯兰教律法屠宰的牲畜;一部分锡克教人是纯素者,还有部分是素食为主但是接受蛋奶制品作为食物。

锡克教的信仰核心是上师,按印北旁遮普方言有两个解释:一是指上帝是永恒的真上师,二是指上帝的仆人是上师。上师是指不受“生死轮回”所控制,又能彰显上帝本性的神仆,所以锡克教教徒相信从第一代到第十代的上师全部具有相同的上师精神,他们的教训就是启示上帝真名的上师话语。这种上师精神和话语,从第十代上师古宾信以后,就传承给“经典上师”──格兰斯沙希伯。

锡克教认为人生活的本分就是敬拜“真名”,他们反对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繁复的仪式,并且反对偶像崇拜、禁欲行为和在恒河沐浴,或往阿拉伯(Arabia)麦加朝圣。信徒要牢记上师的教训,培养高超的品格和内涵,在入会礼仪中,要立约不可奸淫,要工作、奉献金钱、帮助人、敬拜“真名”;他们更要参与社会服务,不向政治压力低头,为争取独立自主而武装起来,为奉行的真理而进行圣战。他们敬拜的地方是圣堂,中文翻译为锡克寺,亦叫“上师之家”,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信徒进入圣堂要脱鞋打坐,男人戴上“头巾帽”(turban),头发通常不加修剪,女人头上则披着“纱巾”(chiffon)。

锡克教的教堂,就是他们礼拜的地方。锡克教没有神像,他们拜的是经典。他的祭坛上有两个大箱子,里面放的是经典,外面用布盖起来,有两个人拿着拂尘照顾,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礼拜”时信徒走近“经典上师”,跪在它面前叩头,额要触地,以表虔诚顺服,稍后便献上金钱或食物,向上师感恩,退下后在会众中打坐,面向“经典上师”,并跟随司会的长老唱“经典上师”内之经文或诗篇,会后有团契爱筵。信徒要加入“卡尔沙”团契,表达他们是纯净者,愿意结盟,不分阶级,实践团结、友爱和彼此服务,团员不分男女,男性加上新名字“猛狮”,女性加上“公主”(kaur)。

锡克教教徒要持守五戒:

A、不偷盗
B、不奸淫
C、不抽烟
D、不吸毒
E、不叛教

宣誓完毕,要行剑洗礼,此后就要穿戴“5K”记号来表明身份。

Read more

运钞车在奥克兰北岸被抢,又是这个区

运钞车在奥克兰北岸被抢,又是这个区

周二下午,奥克兰北岸发生一起运钞车劫案,警方还没有找到涉案嫌疑人。 事发时,安保人员正在Birkenhead Ave附近的一台ATM机补充现金。就在下午2:30前,一名男子突然接近Armourguard公司的运钞车,并实施抢劫。 抢劫中没有人员受伤,现金被盗数量未对外公布。嫌疑人最初徒步逃离现场,但警方相信随后乘车离开。 现场一名商铺员工透露,嫌疑人身穿黑衣、橙色高亮背心、白口罩和黑色墨镜。 “他停在运钞车后方……然后用枪指着安保人员。” 目击者回忆。 “他抢走了一袋现金,然后乘一辆黑色Suzuki Swift逃离现场。”这些现金由第三方保安公司Armourguard负责押运。 该公司官网上写:“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现金和贵重物品的运输和处理……从大型银行、零售连锁店和大型活动,到超级市场和酒类专卖店等小型企业,全国各地的企业都可以依靠我们将其货币和贵重物品安全、可靠、准时地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全程可视。” 抢劫案发生后,警方在Birkenhead地区加强巡逻。 此次抢劫案发生前一周,同一条街道曾发生持刀伤人事件,一名男子被发现倒在血泊中,情况危急。 ASB银行已证实此事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麦卢卡企业接连倒闭

新西兰麦卢卡企业接连倒闭

麦卢卡行业现在一定要谨慎投资了。近期,新西兰两家专注于麦卢卡和植物成分的公司因主要股东撤资,陷入破产或接管困境。 2024年12月中旬,陶朗加的TRG Natural Pharmaceuticals(原 HoneyLab) 进入清算程序。 而2025年1月底,Mānuka Bioscience被指定接管人管理。 这些公司主要从事天然植物成分的消费应用,如用于治疗皮肤病kānuka oil和抗衰老美容麦卢卡蜂蜜。 Mānuka Bioscience的第二大股东兼董事长Wayne Wright是新西兰NBR富豪榜成员,家族财富估计约4亿。 据Newsroom报道,Wright也是该公司最大债权人,其金融公司WFT提供的300万纽币三年期贷款已于1月份被接管人控制。 与此同时,TRG Natural Pharmaceuticals由投资人触发清算。公司欠有担保债权人839,000纽币,无担保债务397,307纽币的,包括368,000纽币贸易债务。 这一情况让新西兰新兴的生物制药市场前景变得更加不确定。 尤其是在去年新西兰医用大麻初创公司Cannasouth 破产之后,市场信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夫妇买房,差点损失27万纽币首付

夫妇买房,差点损失27万纽币首付

最近发生了一个非常惊险的事情。 怀卡托一对夫妇去年12月签了购房合同,价值超过100万纽币,委托Truman Wee & Associates(TW Associates) 律所安排房屋过户。 由于假期原因,交易推迟至1月20日进行结算。 但在12月30日, 他们收到了一封看似来自事务所经理Shaz vanHaaren的邮件,邮件中祝节日快乐,提及房屋结算日期,询问贷款情况。 邮件说: “请尽快回复具体贷款金额,以便我们计算缺口,并提供信托账户。” 邮件中附带该律师事务所之前发送的电子邮件,祝贺他们成功购房,并包含合同副本。 1月6日,该夫妇再次收到一封邮件,提供了信托账户详情,要求提前支付27万纽币。 邮件写:“请尽快将资金汇入上述信托账户。”邮件由 “Shaz vanHaaren” 署名。 夫妇二人觉得律师事务所竟然要求提前2周付款有些奇怪,但仍按照指示前往当地ANZ银行安排汇款。 但柜员在处理时,对邮件内容产生怀疑,告诉他该账户是一个国际资金转移账户,由ANZ代为处理。 这名男子听后感到不安,立刻联系了自己的伴侣,而她随即拨打电话给vanHaaren确认。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华人身陷建筑纠纷,房未盖好却被判付全款,全因忽略了这一条例

华人身陷建筑纠纷,房未盖好却被判付全款,全因忽略了这一条例

在新西兰的建筑业里,不少华人朋友都在辛勤耕耘。 而在建房的整个过程中,其实有许多法律相关的细节值得每个人去了解,否则很容易会让人陷于麻烦的境况。 签订建房合同是每次工程之前必不可少的步骤,其中关于“付款”的细则,需要大家特别留意。 案例一: 华人A先生计划要建一套房子,合作的建筑商希望A先生签署他们的标准合同。 但这份标准合同里面要求A先生“需要在5天内回应付款请求(payment claim)”。 问题来了,短短5天对A先生来说确实有点仓促,没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得到,那么A先生能更改他们的标准合同吗?如果能改的话该怎么改? 最后,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合适的付款流程呢? MC律师事务所的汪君尊律师介绍,这里“付款请求(payment claim)”指的是承包商或供应商向业主提出的一份文件,里面需要详细列出了他们认为应该支付的金额,以覆盖已完成的工程进展、提供的劳务或材料等。 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业主方是可以对合同中“回应付款请求”的细节进行修改的,但怎么改才容易得到对方首肯,如何制订合适的付款流程,就需要好好斟酌一下了。 案例二: A先生在签合同的阶段没有

By 汪君尊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