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文化

spirits-bay

新西兰旅游

新西兰北岛旅游景点灵魂湾 Spirits Bay

Spirit,中文翻译做灵魂、或者是精神都可以,而新西兰正好在北岛的最北部,有一个独立的海湾,它的名字就叫做 Spirits Bay;其毛利文的名字是 Piwhane ;中文我们称其为“灵魂湾”吧。灵魂湾位于北岛北部的 Aupouri半岛尽头,向北,就没有新西兰的陆地领土了,而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的海水。 灵魂湾呈现向北的半月形,海湾宽12公里,在它的旁边,是另一个半月牙形状的海湾,名字叫做“汤姆·保龄海湾”(Tom Bowling Bay)。精神湾旁边有着郁郁葱葱的自然植被,沿着海滩旁有一条长约8.5公里的步道,供人们游览和锻炼身体。灵魂湾与汤姆·保龄湾共同构成了新西兰最北的尖端部分的两道月牙形的短海岸线。 在毛利人的文化中,灵魂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毛利文化中的神圣场所,所有新西兰的毛利人,在死后的灵魂,都会聚集在这个地方,并从这个世界出发,经过海湾的一棵古老的圣诞树出发,前往其祖先方向的家园,并往生;这里,是新西兰的灵魂聚集与出发的地方。 灵魂湾旁边,就是新西兰的著名景点,雷恩加海角灯塔 Cape

By KANNZ
maori-social-rank

新西兰知识

历史上毛利人社会中的阶级

在历史上,毛利人社会主要分为三个主要类别:rangatira(酋长及酋长家族血统),tūtūā或ware(普通人)和taurekareka(奴隶);这是比较大体上的分级方法。有时,也将Tohunga(神父专家)作为一个单独的分组。 毛利人种学家彼得·巴克(Peter Buck)将这些类别称为毛利社会中的“等级”制度,这使毛利人能够快速确定地位和等级。 Rangatira (兰加蒂拉) 一个部落或者部落分支(Hapu)由酋长家族带领,那么这个家族的血脉中,身份由出生情况所决定,通常家庭的长子是身份最为尊贵的(等同于封建社会中的皇长子或者太子,当然太子不一定是皇长子)。 另外,毛利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也不会像其他国家那么渺小,相反的,毛利女性有时候在家族或者部落中也享有崇高的地位;通常,女性的权威由她的丈夫或者是她的男性亲属来行使;在某些情况下,也有女性直接行使权力的。 Commoners(普通人、平民) 毛利社会中的最大群体,就是普通人 tūtūā,在英语中,Commoners 被认作是轻微带有贬义的、形容平民的用语,不过在毛利人社会中,

By KANNZ
nz-early-settler-racial-ideas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早期英国移民的种族观念

新西兰最早期的移民来自英国,所以,直到目前,新西兰欧洲裔白人中还有一种强调“British”血统的、隐形的自豪感。新西兰的定居者们(早期、New Zealand Settlers)认为,自己是被当时英国的 New Zealand Company 所“选中”的人才,要比被送往澳洲的罪犯和私生子们的“血统和背景”更加高尚和崇敬。 也就是说,新西兰的早期移民,认为自己是优于澳大利亚移民的。 在十九世纪末,随着遗传学的出现,种族观念变得更为强大。新西兰的英国移民,甚至一些从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来的移民,普遍认为自己是“盎格鲁·萨克逊人”,也就是 Anglo-Saxon 人。所以,新西兰的欧洲裔致力于维护盎格鲁·萨克逊的社会体制,并在1880年代和1890年代采取立法行动,将“非白人”移民拒之门外,那时候,其它种族是不可以移民新西兰的。 另外,即便以工作者的身份来到新西兰,如果没有盎格鲁萨克逊血统,在新西兰对一些高价值的原材料的获取也受到了限制。

By KANNZ
the-new-zealand-gazette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公报》the New Zealand Gazette

新西兰有一份几年之前在市场上就买不到的、但又定期出版的报纸, 它是新西兰历史最悠久,权威性最高的报纸之一,《新西兰公报》New Zealand Gazette。 新西兰公报(毛利语:Te Kāhiti o Aotearoa),通常直接称为《公报》(Gazette),是新西兰政府的官方报纸,每周四出版,每周二出版海关版。自1841年起,除圣诞节和新年期间外,每周出版一次。每年出版两次特刊,报道新年和女王生日等方面的新闻。 《新西兰公报》是新西兰发行时间最长的出版物,起源自于1665年11月7日[6]首次出版的《牛津公报》(Oxford Gazetee),时任国王查理二世为躲避伦敦的瘟疫而迁往牛津。《牛津公报》用于向查理国王及其宫廷传达国家事务,后来更名为《伦敦公报》(London Gazette)。1840年12月30日,《新西兰公报》首期出版,时名《特别公报》(Gazette Extraordinary)。1841至1847年,更名为《新西兰政府公报》

By KANNZ
national-library-of-new-zealand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国家图书馆 National Library of New Zealand

新西兰国家图书馆,英语 National Library of New Zealand,毛利语,Te Puna Mātauranga o Aotearoa 位于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新西兰国家图书馆成立于1965年,由1920年成立的亚历山大·特恩布尔图书馆、大会图书馆及国家图书馆服务处合并而成。1985年大会图书馆由国家图书馆独立而出,并更名议会图书馆。1988年,国家图书馆成为独立的政府部门,之前由新西兰教育部进行管理。独立后的同年,新西兰国家图书馆采用毛利语的 Te PunaMātaurangao Aotearoa 作为官方毛利文名称,其意思是:新西兰的知识之源。 新西兰国家图书馆是新西兰法定的,存放图书的机构,其义务是“丰富新西兰的文化和经济生活及其与其他国家的交流”;而且,新西兰还为国家图书馆专门立了法律 《National Library of New Zealand (Te Puna Mātauranga) Act 2003》。根据该法,新西兰图书馆还具有以下作用: * 收集,

By KANNZ
coin-grading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硬币收藏等级简述

新西兰在一百多年前就发行了货币,由于纸质钞票的保存期限比较短,所以能够保存到现在的大多都是流通过的硬币;当然,纸钞和硬币如果未流通或者磨损很少,而且能有超过50年的历史,那就会是收藏市场上的抢手货了。 新西兰的收藏市场上,收藏家和爱好者们,使用一种比较通用的英语简写的方法,来鉴定硬币的品相等级;品相等级越高,同年份、同面值的硬币就会越具有收藏价值,越值钱;反之,则不那么吸引收藏者的注意力。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都使用英国对于硬币的品相等级来鉴定收藏和交易价值,硬币的品相等级,用英文 Coin Grading 来描述,而所谓的“品相”,指的就是硬币本身的光泽、圆度、平直度、表面的浮雕花纹的完整度等等方面,具体的等级简写分成七个。 * G – Good ,别看是“好”,其实 G 是磨损最凶猛的,表面的花纹磨得只有10%左右才会沦落为“G”;上面可能布满了黑斑、铜锈铜绿、以及流通产生的深远痕迹 * VG – Very Good,很好(其实很一般),表面磨损只剩下25%

By KANNZ
1932-queen-street-unemployment-riot

新西兰知识

[历史百科]1932年失业潮引发的皇后街骚乱

全球正在经历疫情的冲击,随之而来的失业和种族问题也交错在一起,让2020年的地球变得非常动荡。那么,在新西兰的历史上,有没有严重的骚乱或者是暴动呢?历史上,有的,在1932年的秋天(新西兰在南半球,秋天是4-5月份),曾经在新西兰的四个主要城市发生过由于失业引起的动乱。 迄今为止,奥克兰的皇后街暴动是奥克兰历史上乃至新西兰历史上破坏力最大的一次骚乱,这场骚乱发生在新西兰的四个主要中心,被称作“愤怒的秋天”。在新西兰南岛的城市但尼丁 Dunedin,1932年的1月份出现失业骚乱,平息后,四月份出现更大的骚乱。 更糟的是,这场骚乱“传染”到了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奥克兰,1932年4月14日在奥克兰,一大批失业救济工作者加入了邮电协会(Post and Telegraph Association)会员的行列,前往奥克兰市政厅参与紧急会议。 image source: Auckland Library Heritage Photographs 邮电协会的工人游行是因为抗议再次削减工资10%,另外抚恤金、家庭津贴等也被终止。沿途不断有其它的失业人士和无业游民加入游行的队伍,这让与会的人数失

By KANNZ
indian-food-samosa

新西兰知识

印度咖喱角“萨摩撒” Samosa

生活在多元化的移民国家,在新西兰的你自然应该对于其他国家的饮食和文化有所了解,这样不仅在工作的时候可以与多国的同事八卦交流,更可以让你的视线变得更加宽阔、心胸变得更为包容。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从了解它的饮食开始,本文要介绍的就是新西兰移民数量“第二多”的族裔,印度人的一种最最常见、最最简单的食物,萨摩撒,其名称来自于音译 Samosa,从形状上来称呼它应该叫做“印度咖喱角”。 印度咖喱角是一种以面皮包裹,里面有各种咸味的馅料的,油炸或烘焙过后提供给人们食用的印度传统食物。它既可以做餐桌上的一道菜、也可以做部分的主食、更可以配啤酒、配BBQ作为小吃零食。用英文来说 A samosa is a fried or baked pastry with a savoury filling, such as spiced potatoes, onions, peas, meat, or lentils。 印度咖喱角这个东西实际上对印度人来说也是个“舶来品”,据说最早的“咖喱角”

By KANNZ
how-to-be-social-butterfly-in-party

新西兰知识

如何更好融入新西兰本地人的聚会中?

年底年初,各种在新西兰本地的聚会如潮水一般用来,如果生活在新西兰的你工作中或者朋友中有本地人,说不定也会收到几个参加新年 PARTY 的邀请吧。其实对于没有新西兰本地文化背景、和丰富语言能力的华人移民而言,相比较起生活与工作中的英语,可能对大家而言最害怕的就是参加新西兰本地人的聚会了,原因特别简单,就是没有融入感。 传统中东方人的聚会,大家都是吃吃喝喝,一片融洽、一团和气,主持人和领导在台上讲话、调动气氛,大家在台下与三五好友、同事知心聊天,不亦乐乎。这是我们最习惯的,也认为“本应如此”的聚会形式;你完全可以做一个安静的人,没有人会觉得你是个“怪咖”。 但是西方人的聚会,完全不同,基本上不会有五颜六色的灯光闪耀,也不会有台上台下的煽情气氛,也极少出现领导致辞台下鼓掌的情况,所有的 PARTY 参与者,就像是农场的“走地鸡”一样,三五成群,咯咯哒、咯咯哒的用飞快的语速说着你几乎听不懂的英语。 绝大部分移民而来的华人,看到这种场合,简直是“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感觉自己说的人家听不懂,人家说的英语自己也听不懂,所以要么很尴尬的拿着一杯酒假装在窗外看风景,

By KANNZ
kerikeri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北岛旅游小镇凯里凯里 Kerikeri

新西兰的“大陆”最北端是很多人都熟悉的雷恩佳角灯塔 Cape Reinga,但实际上这附近一百公里左右都是没有任何“成型”的村镇的,要说新西兰最北端的能算得上“重镇”的地区,那绝对是 凯里凯里(Kerikeri)啦。它是新西兰北领地 Northland 大区最大的城镇;同时,也是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如果从奥克兰向北开,大约需要三个小时的车程(距离奥克兰240公里);如果从新西兰最北的城市方格雷 Whangerei 向北行驶,则只需要80公里即可到达。 凯里凯里是新西兰第一个永久传教站的所在地,它也是由新西兰的先驱传教士建立的,不过那个时候不叫“凯里凯里”,而叫做“Gloucester”,但是这个名字并没有能够维持很久,毛利人用 Keddi Keddi 的发音取代了传教士赋予这里的名字。如今,这个镇子的名字依然保持了毛利语的风格,发音是 Kerry Kerry ,写法则是 Kerikeri。 凯里凯里是一个快速成长的小镇,二十一世纪之初人口统计显示人口将近五千人,较1996年数据增长16.3%,而2006年的人口普查表明这里的常住居民进一步增加到接近六千人,

By KANNZ
merry-kirihimete

新西兰知识

毛利语圣诞节怎么说?

圣诞节快到了,大家都知道英文中的“圣诞快乐”是 Merry Christmas,那么你知道毛利语的是什么吗? 既然生活在新西兰,就学一点点毛利语吧,毛利语的圣诞是个标准的“外来翻译”,毕竟毛利人在西方殖民者过来后才知道圣诞节的,Kirihimete,就是毛利“圣诞节”的意思。那么,毛利语的圣诞快乐就是 Merry Kirihimete 啦。 image source: pixabay

By KANNZ
largest-maori-iwi-by-population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最大的几个毛利部落

新西兰的原住民是毛利人,传统的毛利人具有很强的家族感和部落归属感,虽然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但是毛利人的文化传统依然在新西兰境内的部分地区很“昌盛”,例如,本文要介绍的几个新西兰最大的毛利部落,就是其中的代表。 根据新西兰的人口普查统计数据(2013年),新西兰境内,人口数量最多的几个毛利部落分别是: * Ngāpuhi 部落 (125,601 人) * Ngāti Porou 部落 (71,049 人) * Ngāi Tahu 部落 (54,819 人) * Waikato 部落 (40,083 人) 简单介绍一下“第一名”的毛利部落,它的名字是 Ngāpuhi,或者叫做 Ngā Puhi,坐落在新西兰北岛的北部地区(奥克兰以北),可以说,新西兰的北领地 Northland 中大部分土地,都属于这个部落。包括大家熟悉的岛屿湾

By KAN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