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文化

queenstown

新西兰旅游

新西兰旅游胜地皇后镇Queenstown

新西兰皇后镇(Queens Town)坐落新西兰南岛西南方向,瓦卡蒂普湖(Lake Wakatipu)湖畔,安静美丽的皇后镇四面环绕着山脉,以其秀丽的景色、有趣的探险活动以及奢华的生活方式而闻名全球旅游目的地。这里是四季皆宜的度假胜地,每一季节都能带给游客与众不同的感受与体验。新西兰皇后镇也是海外游客游览新西兰必到的目的地之一,其真正的常住本地居民一万多人,但即便是淡季镇中的人口也有五六万左右。 image source: google images 皇后镇的历史 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在寻找普纳姆(pounamu一种绿石或绿色软玉)的过程中发现了皇后镇。自从在皇后镇发现了这种珍贵的玉石后,毛利人开始定期来到这里,以进行季节性的捕猎活动与绿石开采。 根据毛利神话,瓦卡蒂普湖是由一位邪恶的巨人的化身;这位巨人曾经掳掠了一位美丽的毛利少女,后来被赶来营救少女的人们所打败,直今还一直沉睡在深深的湖底;随着他心脏的跳动,便形成了湖水的潮起潮落。 自从 1862 年在箭河(Arrow River)与休特弗河(Shotover River)发现黄金后,皇后镇声名大振,赢得了”帆布镇”的称谓

By KANNZ
hamilton-gardens

新西兰旅游

汉密尔顿花园HamiltonGardens

汉密尔顿是新西兰第四大城市,是距离奥克兰最近的一座花园城市,也是旅居侨居新西兰的华人的聚集城市之一;另外,新西兰八所公立大学之一的怀卡托大学也在这座城市。在汉密尔顿的东部(Hamilton East),有一个新西兰的著名景点汉密尔顿花园;这个花园是汉密尔顿本地人休闲时最喜爱的地点,也是海外游客到汉密尔顿必去的景点。 汉密尔顿花园简介 新西兰汉密尔顿花园占地58公顷。汉密尔顿花园并未依传统植物园的方式规划,而是围绕着人与花园的紧密关系这一主题来开发的。整个主题由五种不同风格的花园植物构成,也就是天堂花园、畅想花园、多产花园、栽培花园与景观花园。 其中的中式畅逸园是汉密尔顿的友好城市无锡市提供设计援建的。 下图是传统式的印度四分花园 下图是意大利复兴花园 汉密尔顿花园特色 汉密尔顿花园的总体主题是园林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这座花园通过五组园林主题组成,目前汉密尔顿花园仍然在不断的完善和建设之中,已完成并开放的园林包括以下部分。 天堂园集锦 天堂园园林代表一些最显著的小型园林的设计传统,这其中有: * 中国畅逸园 * 英国花卉园 * 日本思园 * 美国现代园

By KANNZ
wellington-beehive

新西兰旅游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Wellington

新西兰的每个城市都与海有着不解的情缘,首都惠灵顿(Wellington)也不例外。惠灵顿山环海绕,林木葱葱,街道洁净,空气清新,海岸线蜿蜒迷人,城市布局张弛有度。新西兰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质,做为新西兰政治,经济,地理,工业和文化的中心,它以人文景观和现代建筑风格而独具魅力。 image source: google images 惠灵顿四时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温情和谐讨人喜欢,什么季节来都是唯美的享受;只是惠灵顿是著名的“风城”,一年四季,小风大风狂风暴风,天天都有,不仅让这座美丽的城市有了一点点的遗憾。 惠灵顿旅游 在惠灵顿观光,享受和了解这座城市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街头漫步,从老市政大厦到国会大厦,历史与现实并肩而立,如同一幅画卷,悠然引人入胜,让人深切感受到惠灵顿最具特色的木质建筑的魅力。木质建筑是惠灵顿闻名世界最与众不同的地方,那些依山而建的美丽木屋,五彩缤纷,质朴单纯,充满童话般的意境,予人一种无比亲切的美感。 这是一座充满浓厚艺术氛围的城市,国立美术馆和遍布大街小巷的画廊、藏书丰富的维多利亚大学、长满奇花异草的植物园、亚历山大•特恩布尔图书馆的各种演出,

By KANNZ
national-anthems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国歌《天佑新西兰》

新西兰官方有两首国歌,一首是《天佑新西兰》(God Defend New Zealand),又称为“上帝保佑新西兰”;另一首是《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两首歌的官方地位相同。不过,目前无论是新西兰中小学的集会还是新西兰的体育运动代表队出外比赛,一般都使用《天佑新西兰》这一首歌。 新西兰国歌的应用、授权以及传播,是由新西兰文化及传统部负责管理(Ministry of Cultrue & Heritage)。  《天佑新西兰》历史 《天佑新西兰》的歌词本来是一首英文诗,于1870年代由 Thomas Bracken 所创作。1876年,有人为了替这首诗谱上音乐而举办了一次比赛,获胜者可以得到十个金镑,结果这次比赛由 John Joseph Woods 胜出。传说中,他在发现比赛通告的当晚,就写好这首乐曲。 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这首歌的受欢迎程度一直有增无减。

By KAN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