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人物

关注个体,发现非凡。在这里我们为您呈现新西兰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的独家采访和精彩故事。通过深度访谈,揭示移民背后的奋斗历程、成功秘诀和人生体验。通过这些闪光人物的真实故事,分享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我们希望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国移民买下新西兰火车站,改造后成小镇心脏:“不是为了赚钱”

新西兰人物

中国移民买下新西兰火车站,改造后成小镇心脏:“不是为了赚钱”

记者: Zibby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3月20日本是个平凡的星期三,新西兰南岛Oamaru小镇上的居民,却都盛装出行,为一辆火车的到来而兴奋不已。 1938年的火车RM-31 Railcar第一次来到Oamaru火车站,不少小镇人民身着维多利亚时期的服饰来到现场,与火车合照留念。 在火车站旁的人群中,一个中国家庭非常亮眼,他们在火车站忙里忙外,张罗着为这个小镇盛事做准备,与小镇上的居民打成一片。 这个华人家庭,不是游客,而是Oamaru火车站现在的主人。 去年他们将这座废弃的火车站买下来,重新修葺,老建筑就此活化,成了镇上的活动中心。 为何这个中国家庭会买下新西兰的火车站? 他们又如何去盘活这个废弃的车站? 带着一系列疑问,“发现新西兰”的记者采访了这个中国家庭,听女主人Tina讲述“华人在新西兰百年老车站”的故事。 复古文化爱好者的“新收藏” Tina一家原来住在基督城,做着一些零售生意。 她的丈夫Jared是一个复古迷,喜欢收藏老物件,202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看到了Oamaru火车站在售卖的消息。 Jared看到后非常心动,Oamaru火车站火车

By 发现新西兰
90后湖北小伙,放弃欧美机会,来新西兰从零开始,教各族孩子唱中文歌

新西兰人物

90后湖北小伙,放弃欧美机会,来新西兰从零开始,教各族孩子唱中文歌

在奥克兰的一个排练场里,一群来自不同族裔和国家的小朋友,投入地齐唱中国歌曲《蒹葭》。而这背后,与一位华人的努力有着很大关系,而他的经历,由很多“意外“的故事组成。 “因为一部剧来到新西兰” 这位合唱团的指挥,是中国合唱指挥家魏昌慕巍,他是奥克兰童声合唱团The Cloud的音乐总监。2019年,他辞去欧洲大学的职位,因为一部剧,来到了新西兰。 起初他在波兰格但斯克大学合唱团做助理指挥,当时他的课题研究是一部清唱剧《弥赛亚》,这部剧在新西兰每个圣诞节都会上演,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部剧,他便联系到了奥克兰合唱团的音乐总监,受邀飞来了新西兰。 新西兰的自然和人文都深深吸引了他,这里的音乐氛围也很浓厚,排练之后,他被推荐得到了坎特伯雷大学合唱指挥博士的名额。他欣然接受,开始了新西兰的学习和实践,魏昌慕巍自己有两个孩子,他希望在自己的孩子也能加入合唱团,但是考察过程中,他没有找到适合的。“那不如自己成立一个合唱团吧”,他做了这个现在想来都觉得疯狂的决定。奥克兰本身就有好多合唱团,而他又是新移民,从招生到运营,都要亲力亲为,并不容易。 “站在中西的交汇点” 聊起The Cloud童声合

By 发现新西兰
“谁骗我说新西兰不好找工作!”00后中国女孩分享新西兰打工度假体验

WHV

“谁骗我说新西兰不好找工作!”00后中国女孩分享新西兰打工度假体验

在社交媒体上常常会“新西兰不好找工作”的帖子,但是也有人在入境之前,就找到了“政府部门”的工作,今天“发现新西兰”的记者就采访了这个年纪轻轻却超会找工作的女孩Rita,看她如何逆风而行,赚得第一桶金。 受访人:Rita 图片素材提供:Rita 采访、撰稿:向上 我读了个“天坑专业” Rita是海南海口人,来自一个有“移民基因”的家庭。她的父亲来自湖北,本来有一份国企的工作,但是还是“不安分,想出去闯一闯”,就孤身去了海南。母亲来自重庆的农村,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很有勇气,年轻时去了海南。 两个异乡的年轻人在海口组建了家庭,生儿育女。他们一直鼓励孩子追求想要的自由,这让Rita总是比同龄人更“野”。因为哥哥在上海工作,所以Rita一直对这座城市充满憧憬。读高中时,她抓住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复旦大学在海南岛招收理科的学生读小语种专业,她便去报考,最后顺利拿到了“复旦大学西班牙语专业提前批”的名额。 上了大学后,

By 发现新西兰
30岁上海女生裸辞高薪工作,到新西兰卷体力活,最拼时一天只睡4小时

WHV

30岁上海女生裸辞高薪工作,到新西兰卷体力活,最拼时一天只睡4小时

在新西兰打工度假(Working Holiday)447天,上海女生小鱼赚了大概税后30万人民币。刚开始联系她表示采访意向的时候,她好几次问:“为什么要采访我?”在小鱼看来,自己的经历平平淡淡,和其他打工度假者没什么不同,比她收入高的WHVer比比皆是。 在新西兰的15个月里,由于前期的薪资落差感,她打工的时候卷到爆。但经过几个月的高强度体力活动后她选择享受holiday,自驾环岛3个月,享受新西兰的生活,在短短15个月里有近半年都在“摆烂中”。她在2022年10月离开上海来到南半球新西兰,没想到一不小心成了WHV中的“打工女王”。 受访人:小鱼 图片素材提供:小鱼 采访、撰稿:十一 “30岁这年,我裸辞了高薪工作” 到新西兰打工度假之前,小鱼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上海度过的,在风口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担任项目经理。 2022年,疫情席卷了上海,封城在家办公,但她工作的节奏容不得片刻迟疑。白天跟公司作息工作,晚上配合海外项目时间,最忙的时候小鱼一周只睡了20多个小时。她的身体曾经因为工作强度太大而抱恙,但总的来说,行业前景广,工作游刃有余。从小到大没有生活物质上的忧虑,拿着

By 发现新西兰
华人女子在新西兰经营律所:看起来很美,干起来受罪

新西兰法律

华人女子在新西兰经营律所:看起来很美,干起来受罪

律师这个职业,在我们的眼中,总带着一丝“高精尖人才”的意味:高薪水、高智商、高大上,每天出入CBD的写字楼,为正义辩护、为梦想指路......但它其实和众多职业一样,“看起来很美,说起来很累,干起来受罪。” 华人,尤其是华人女性,如何在新西兰打入法律行业、成立自己的律所,并做到行业顶尖,开创出一方自己的天地? 这个过程,其实和创业的艰难无异。 最近,在新西兰律师行业奋斗了近20年的汪君尊律师,就分享了她的创业经历与体验。 汪君尊律师,专门从事涉及国际和亚洲客户的民事诉讼律师,曾创立皇家律师事务所。2020年7月,皇家律师事务所与新西兰主流律师事务所Meredith Connell合并,现在汪律师是Meredith Connell 的一名高级合伙人。 “就像大家做生意,总是不停的在追求进步,也不停的在付学费一样,我成立律师事务所的过程也很类似。”“很多同行、同辈、晚辈,或是我们一起工作的小伙伴们都常常问我 ‘你为什么那么有经验?’ ,其实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做了很多的尝试,也做过很多的错误。所以我每一个错误的经验都成为了后来能够帮助到大家的一个参考,也帮助自己能够继续往前,希望大家

By 汪君尊律师
[视频] 多彩之虹:华裔酷儿的自我探索之旅

新西兰移民

[视频] 多彩之虹:华裔酷儿的自我探索之旅

本周五,新西兰彩虹社区迎接”国际拒绝恐同日”(联合国也称”国际不再恐同日”),三位华裔酷儿分享了他们在自我身份探索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23岁的Arajoe仍记得自己向母亲出柜那天,忐忑与激动的心情相互交织,汇成眼泪。她形容当时的心情:”一个很大的石头突然就放下来,我发现妈妈好像比我想象中更爱我。” 30岁的Ming(化名)坦言,他花了近二十年才完全接受自己的性向。他认为,那是一条波折又苦涩的长路。 “假如当年我生活在一个对LGBTQI+更友好的社会…我会比现在更早地认识并接受自己” 。 41岁的Yan(化名)在新西兰收获了一段婚姻,并且,婚后与伴侣分别孕育一子。她曾考虑要如何向孩子说明这个家庭的些许”特别”。但现在的她相信,父母的自信就是孩子成长的养分。 “你努力地去陪伴他,努力地去爱他,让他觉得这个家庭没有任何的缺失,”Yan 说,”即便没有爸爸或者没有妈妈,这个孩子一定心理上是健康的”。 * 本文首发于RNZ中文,根据授权转载。

By RNZ中文
专访华裔导演 Roseanne Liang:我曾想过另一个版本的我

新西兰华人

专访华裔导演 Roseanne Liang:我曾想过另一个版本的我

Roseanne Liang是一名走向世界的新西兰华裔导演,她凭借反乌托邦网剧 Creamerie(奶油公社)以及二战题材的电影【云中阴影】(Shadow in the Cloud)受到追捧。 不过,这名动作片爱好者第一次出名却是因为她非常私人的故事–她与其欧裔丈夫的爱情故事。电影My Wedding and Other Secrets(我的婚礼和其他秘密)成为许多亚裔新西兰人的文化试金石。 在与RNZ记者 Guyon Espiner谈论她迄今为止的生活时,Liang的下一部电影正准备开机–一部高强度好莱坞动作电影,主演为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和哈利·贝瑞(Halle Berry)。 “天哪,我没办法跟你剧透太多。这是一部受到严格保密的华纳兄弟的电影。它是一部间谍对决类型的惊险动作片,你可以把它当做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和杰森·伯恩(Jason Borne)互相PK的片子,这是我的菜。” “(能拍这部片子)

By RNZ中文
华人四代在新西兰种菜,将亚洲蔬菜带上新西兰人餐桌

新西兰华人

华人四代在新西兰种菜,将亚洲蔬菜带上新西兰人餐桌

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农业耕种历史,许多华人移民新西兰后,也将他们对于土地的感情、耕种的技艺带到了新西兰。 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农业耕种历史,许多华人移民新西兰后,也将他们对于土地的感情、耕种的技艺带到了新西兰。 华人在新西兰从事蔬菜种植的历史可以回溯至淘金热时期,对于中国菜农的最早记载出现在1866年。 上百年来,华人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播种、耕耘、收获,养活了一代又一代新西兰人,也让新西兰人的餐桌上有了更多”中式风味”。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移民来到新西兰,他们的故事也在继续…… 华人四代在Pukekohe务农种菜 奥克兰以南的Pukekohe小镇有着大片的农场,这里的土壤来自风化的火山岩,这种深棕色颗粒状的土壤让农田可以反复种植而不会有太多的退化,也使得该区域成为新西兰最大的蔬菜种植区之一。 方健罗(Allan Fong)的家族已经在这片土地上从事蔬菜种植60多年,从最初只有13英亩的小农场,到如今200公顷生产单位的蔬菜农场,方健罗的家族为新西兰人带来了种类繁多的绿叶蔬菜,包括亚洲蔬菜、西式沙拉类蔬菜以及萝卜、茴香、甜菜根等根茎类蔬菜。 方健罗表示,他觉得自己就

By RNZ中文
绿党华人议员对话RNZ,谈移民经历、议华人从政

新西兰华人

绿党华人议员对话RNZ,谈移民经历、议华人从政

3月7日,南西(Lawrence Xu-Nan)在国会宣誓就职,成为第一位在国会中代表绿党的华人议员。这也标志着新西兰首次同时有三名华人议员进入国会。 在中国出生,在新西兰成长,南西称自己为1. 5代移民。他的成长经历对他从政有如何的影响?南西接受了RNZ中文的采访,分享他的故事与观点。 南西宣誓就职后,他的中文名为何是南西,而不是Xu-Nan在华社引起一些议论,南西对此做了解释。 “Xu-Nan是我父母的姓氏,我妈妈姓许,爸爸姓南,”他说。 “在中国大家都随父姓,所以我就姓南,(名)是西。我的生日是西安事变这一天,而且我们家当时住在(天津)西区。家里几个兄弟,(名字)也是取不同的方向,这样比较好记忆。” 南西在中国天津出生,祖籍山东,第一次跟随父母来新西兰是在1994年,后来短暂回中国读小学,于1997年11岁时再次随家人来到新西兰后定居。 奥克兰东区是南西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他在Pakuranga上了初中和高中,大学本科在奥克兰大学攻读双学士学位(古代历史学和医药学),随后又通过文学硕士、博士继续深造,于2017年取得了奥大古代历史学(专攻埃及学) 的博士学位。 南西表示

By RNZ中文
华人移民新西兰,中国盆景艺术也“生根发芽”

新西兰华人

华人移民新西兰,中国盆景艺术也“生根发芽”

盆景,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以微观的艺术形态展现风格各异的树木、植物以及风景,被誉为是一种承载着自然之美与生命奇迹的艺术。 盆景,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以微观的艺术形态展现风格各异的树木、植物以及风景,被誉为是一种承载着自然之美与生命奇迹的艺术。 伴随着越来越多华人移民到新西兰,近二十年,中式盆景艺术也逐渐在新西兰崭露头角。 盆栽是活着的艺术,更是生命的传承 林火生来自台湾,目前是新西兰中国盆景协会的一员。20多岁就在台湾师从日本盆栽艺术家学习的他,如今已经从事这门技艺近40年。 走进林火生位于奥克兰的家,就像走进一个迷你花园。他的后院摆满了近400盆造型各异、大小不同的盆栽–鼠眼木、鸳鸯茉莉、雁果、万寿梅、状元红等。在林火生眼中,这些盆栽就像他的 “孩子” 。 “我一天(照顾盆栽)的时间超过8小时,有时做到晚上11点、12点,” 林火生说。 “早晚都要(给盆栽)浇水,一天最少2次,夏天则3至4次。” 林火生介绍,除了浇水,培育一盆盆栽还有许多细致活,譬如拔草。 “一盆盆栽要用夹子拔1000棵杂草,很难,不要小看它。这个月拔完1000棵,

By RNZ中文
2024奥克兰纪念日龙舟赛,43支队伍乘风破浪,华人队带来“中国味”

新西兰华人

2024奥克兰纪念日龙舟赛,43支队伍乘风破浪,华人队带来“中国味”

赛龙舟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主要民俗活动之一,如今,龙舟竞赛已发展为全球性的竞技运动。在新西兰,赛龙舟更成为全民参与的休闲、娱乐活动。 受疫情和奥克兰洪水影响,停办了3年的奥克兰纪念日龙舟赛在今年回归。1月29日,来自奥克兰、丰盛湾、塔拉纳基和怀卡托地区的43支龙舟队在奥克兰市中心的Viaduct码头齐聚,参加了标准龙舟(20人)、小龙舟(10人)的200米竞赛。 当天的比赛中,有一只名为龙骑士(dragon riders)的龙舟队,队员是清一色的华人,虽然没有进入最终的总决赛,但队员们表示,能在新西兰划龙舟,他们感觉找到了 自己的”根” ,也让更多新西兰人感受了龙舟文化的”中国味”。 通过龙舟竞赛,华人队员在新西兰找到归属感 每年的10月到次年4月,龙骑士龙舟队每周三天都会在奥克兰北岸的pupuke湖为各大龙舟竞赛备战。 龙舟队队长李伟杰介绍,目前龙骑士固定队员大概有25人,年龄最小的队员仅15岁。 “目前最小的队员是15岁,小女孩在高中读书。(年龄)最大的队员52岁,也是女性。” 李伟杰表示,自己曾是中国皮划艇国家队的一员,移民新西兰多年后因为想要发扬龙舟文化,在2

By RNZ中文
华裔国际象棋 “神童” 鲁夏菡,以天资与勤奋创新西兰纪录

新西兰华人

华裔国际象棋 “神童” 鲁夏菡,以天资与勤奋创新西兰纪录

被誉为”神童”的10岁的华裔女孩鲁夏菡(Luna Lu)已经成为了新西兰国际象棋界的一颗明星,尽管学棋才两年,就已经在新西兰国际象棋界创下历史纪录。 除了在新西兰境内大大小小的比赛中揽获各种奖项,去年,Luna还第一次走出国门,开启了她的世界征战之路。 她最近的战果包括在12月于阿联酋举办的亚洲青少年国际象棋锦标赛(The Asian Youth Chess Championships,简称”亚少赛”)中,取得女子组10岁以下的快棋赛冠军、慢棋赛的亚军,以及本月早些时候在北帕举办的新西兰国际象棋大赛(New Zealand Championship 2024)中获得公开组女子并列第一。 目前,除了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学校假期,她还在积极备战今年的各项重大赛事。 被棋子激发的天分 一走进Luna家,就可以看到门厅里整齐地摆放着她的各种奖牌。引人注意的,还有一副微型国际象棋,她的妈妈温燕彬(Sandy Wen)说,这是为了方便在长途飞行时进行练习。 温燕彬说,Luna最初接触到国际象棋是在新冠疫情后期,当时8岁的她在翻看一本介绍棋盘游戏的书时,偶然看到了国际象棋,立体的棋子引起

By RNZ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