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法律

新西兰移民结过几次婚,去世后家人为遗产吵翻,打跨国官司

新西兰法律

新西兰移民结过几次婚,去世后家人为遗产吵翻,打跨国官司

在新西兰有这么一种说法:生命中只有两件事是确定的——死亡和税收。 然而,许多华人移民可能并没给突发意外做好准备。 加之中国和新西兰在遗产管理法律法规上存在差异,经常两地奔走的华人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涉及到这些朋友的遗产分配问题,往往变得十分复杂。 跨国遗产管理案件增多,法律差异容易造成纠纷 如今在处理跨国人士私人遗产时,涉及跨国法律问题往往需要多个律所的合作。 日前,MC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汪君尊律师与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共同探讨了关于新中两地关于遗产管理和分配、基金管理等方面的难点,以及如何更好地解决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  此外,汪律师和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合作,历时5年的跨国继承案件最近也终于结案,双方律师通过前期博弈谈判,后期调解,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一系列协议。 汪律师介绍,这起案子中谈判时涉及的重婚、海外DNA效力认定、房产共有物确认、新西兰遗产管理人制度等方面,其实也是该类案件中普遍需要关注,且最容易产生纠纷的领域。 她表示,“婚姻状态”和“子女状况”是最值得关注的地方。 当事人婚姻状态 事实上,部分海外人士在一个国家结婚后,并未解除婚姻关系便又在另一个国

By 汪君尊律师
涉案1亿人民币,中新跨国大案判了,“逃到国外也不行”

新西兰法律

涉案1亿人民币,中新跨国大案判了,“逃到国外也不行”

日前,奥克兰高等法院对一起涉案金额高达1亿人民币、涉案方均为华人的跨境案件作出了判决。 供应商履约失败被判赔1亿,著名国企跨境追债 事实上,这起案件可以算是相当特殊——原告、被告,纠纷发生的始末,甚至审理和判决其实都是在中国。 然而到了执行判决时,事情就牵涉到了新西兰。 案件原告是河北华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华能”),被告是石德明(涉案企业秦皇岛市博恩贸易有限公司(下称“博恩”)的高管及股东)。 2012年,华能与博恩签订协议,商定华能向博恩支付103,426,379.28元预付款,由博恩向华能供应煤炭。 但随后博恩未按协议供应煤炭,华能为此入禀法院。 历经多年审判和上诉后,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2020年作出判决,石德明作为博恩的还款义务“连带责任”担保人,需偿还华能的103,426,379.28元预付款。 然而当华能申请执行判决时发现,涉事企业已经人去楼空,石德明在国内的账户里也没多少钱,就算法院限制了他的高消费,他也没法还上这笔亿元巨债。 在后来的调查中,华能发现石德明原来在新西兰拥有大笔资产,于是向新西兰的法院提出申请,希望新西兰方面能够执行河北高院的

By 汪君尊律师
新法通过:房东可无理由驱逐房客

新西兰法律

新法通过:房东可无理由驱逐房客

新西兰房东重新获得了可无理由驱逐租客的权力。 《住宅租赁法》修正案已通过三读,该法重点是恢复90天无理由驱逐权,并引入“宠物押金”。 《住宅租赁法》立法通过修改: * 重新引入90天“无理由”终止租约的条款,适用于不设定结束日期的非固定期限租约。 * 在特定情况下,房东终止非固定期限租约(periodic tenancies)的通知期可从63天缩短为42天。 * 将租户终止非固定租约或续签固定期限租约的通知期从28天缩短为21天。 * 重新允许房东在固定租期结束时,给予21至90天通知终止租约,而无需提供特定理由。 * 引入“宠物押金”,允许房东在同意租户养宠物的情况下收取额外押金,并可因宠物造成的损坏扣留部分押金。 * 明确房东可禁止在租赁主要居住场所内吸烟的权利。 * 明确因家庭暴力而退出租约的相关条款。 根据规定,“宠物押金”最多可达到两周租金,在通常的四周租金押金之外。 每次仅允许收取一笔宠物押金,且房东若无合理理由不得拒绝租户饲养宠物。 在通常情况下,非固定期限租约需要90天通知才能终止,而适用42天较短通知期的情况,包括房东需要将物业留作自住、为家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最低工资新标准即将公布

新西兰工作

新西兰最低工资新标准即将公布

新西兰工作场所关系与安全部长Brooke van Velden表示,她的目标是为企业提供确定性,会在节前公布明年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通常会在4月1日实施。 此外,Brooke van Velden还宣布,她已指示官员调整《假期法》改革的方向。 “政府最近针对建立在前政府工作基础上的修改草案进行了咨询。从我收到的反馈来看,早前的草案并不能解决《假期法》的问题。” 她表示,她已听取了反馈,并要求官员开始着手制定一种基于工作小时累积的年假模式。 同时,她还要求官员考虑是否可以针对更复杂的工作安排使用其他模式,以进一步简化制度。 van Velden补充道:“我的目标仍然是在本届任期结束前通过一项新法案。我已要求官员立即开始采用这种新方法开展工作,并将在2025年寻求内阁决策。” Reference: https://www.stuff.co.nz/politics/360518467/watch-live-minster-speaks-changes-holidays-act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的反外国干预的法案是什么?有何影响?

新西兰法律

新西兰的反外国干预的法案是什么?有何影响?

一项反外国干预的法案最近被引入新西兰国会,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那么这个法案究竟是什么?对于普通人而言意味着什么? 背景简介 新西兰国会网站的信息显示,外国干涉被定义为某个国家,通常是通过代理人进行的行为,旨在通过秘密、欺骗、腐败或胁迫手段扰乱或破坏新西兰的国家利益。 干涉行为有多种形式,比如压制被认为对其权威构成挑战的新西兰个人或者社区的观点或者和平集会的权利,再比如秘密地对新西兰政府的决策或选举进行影响或者操纵。由某个国家支持的网络攻击行为也可能会引起外国干预和间谍活动,比如搜集和滥用敏感信息和个人信息。 新西兰现有法律中规定的罪行已经包括了一些可能损害新西兰利益的行为,包括与勒索、威胁行为和滥用计算机系统有关的罪行,但是这些都没有专门针对外国干涉。 今年9月,新西兰安全情报局(The New Zealand Security Intelligence Service)发布了【新西兰的安全威胁环境】年度报告(New Zealand's Security Threat Environment 2024)。 报告指出,中国是对新西兰进行干预的国家之一,会刻意接近可能会为中国

By RNZ中文
新保险合同法通过三读

新西兰法律

新保险合同法通过三读

新西兰《保险合同法案》(The Contracts of Insurance Bill)已在国会通过三读。 该法案要求保险公司主动向消费者提问,帮助他们披露所需的全部信息。 金融申诉专员Susan Taylor表示,消费者常常不清楚哪些信息对保险公司至关重要,这可能导致理赔被拒。 《保险合同法案》的目的是使新西兰的保险法律现代化。新保险法的变化意味着消费者在获得保单之前会面临更多的问题,但专家认为,这对消费者是有利的。 Susan Taylor指出,长期以来,消费者不清楚哪些信息对保险公司重要,常常导致理赔被拒。 2023/24年度,商业保险和旅游保险是与保险相关投诉的两个主要类别。 披露问题——如申请保险时未说明业务的性质与范围,或在申请旅游保险、寿险和健康保险时未披露既往病史——是投诉的反复出现的主题。 她表示:“这些问题也出现在保险建议相关的投诉中,特别是消费者声称没有获得足够指导,确保全面准确的披露。” 总之,新法案将更多责任转移到保险公司,让他们帮助消费者完成必要的披露。这种变化预计将减少因消费者意外或无意未能披露信息而产生的争议。 该法案还要求保险公司用通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华人拒绝支付房款,称“被误导了”,法院驳回

新西兰房产

新西兰华人拒绝支付房款,称“被误导了”,法院驳回

奥克兰一对夫妇Stephen Cowell和Li Zhang试图撤销他们在奥克兰豪华开发项目中购买两套公寓的合同,但未能成功。 他们称自己是被误导了的“天真的退休人士”,不过法院并未采信。 不愿支付两套公寓的全款 2021年,Cowell和Zhang签约购买了奥克兰Ellerslie区Park Avenue新开发项目中两套公寓,每套公寓的价格为120万纽币。 他们购买的是期房,每套公寓支付了189,750纽币的定金给开发商Finsbury Trustee Limited。 该开发项目于去年完工,但两人并未按合同要求支付剩余款项。今年3月,购房合同变为无条件合同。 在房地产交易中,无条件合同通常意味着买方和卖方都达成了最终协议,买方需按时支付全部款项,卖方则需按合同规定交付房产。 辩解:“销售误导了我们” 开发商向高等法院提起诉讼,要求Cowell和Zhang履行销售协议,支付公寓的全款。 Cowell和Zhang则表示,他们有权取消合同,因为在签合约前,销售人员Martin Ma误导了他们。 他们说,Ma当时承诺,他会在结算前以高价转售这两套公寓,让他们获得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当庭发飙,撕掉证词,华人女中介凶案庭审戏剧性很足

新西兰华人

当庭发飙,撕掉证词,华人女中介凶案庭审戏剧性很足

本来就因为要翻译,庭审节奏放慢。 现在被告再来各种奇怪动作,甚至发飙撕证人证词,基督城华人女中介遇害案的审理,恐怕预定的5-6个星期还不够。 基督城华人女中介Yanfei Bao遇害案庭审进入第五天。 这一周的审理中,53岁的被告Tingjun Cao表现并不太配合。 周三Cao某不出庭,但庭审继续进行。 周四不知为何光脚出庭,当天安排的最后一名证人已快要完成证词,审判突然发生戏剧性一幕。 Cao某听完翻译后,突然用普通话喊:“我听到的一切都是假的!” 他将文件挥向法官Preston。 随后,他赤着双脚愤然离开。 短暂休庭后,Cao某回到法庭,但戏剧性一幕并未结束。 当陪审团离开时,站着的Cao某举起手中的文件,将证词文件撕成两半。 Cao某口中“都是假的”的证词是哪些呢? 当天证词的采集,包括Cao某在案发地的进出证据,也就是当时Yanfei Bao安排open home的地点。 当天采集了被害人两位Harcourts同事的证词。 其中,房产挂牌中介Steven Golding透露,Trevor St这栋房产的钥匙盒里本来有两套钥匙,但其中有一套不见了。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立法:雇主克扣员工工资,属“盗窃”,为刑事犯罪

新西兰工作

新西兰立法:雇主克扣员工工资,属“盗窃”,为刑事犯罪

新西兰雇主克扣员工工资入罪,只有一步之遥。 全称Crimes (Theft by Employer) Amendment Bill——刑事罪行(雇主盗窃)修正法案昨天(周三)晚上通过了国会二读。 从这部立法的名字就可以发现,克扣工资被定性为一种“雇主盗窃行为”。 工党议员Camilla Belich是这部修正案的发起人。 而联合政府中,新西兰优先党表示了有限度的支持,大大提高了这部法律通过的可能性。目前,员工如果被雇主拖欠工资,一般需要通过劳动关系仲裁局(Employment Relations Authority)解决。不过,《犯罪(雇主盗窃)》修正案发起人Camilla Belich议员认为,工人们迫切需要这一法律的改变。 该法案将在1961年《刑法》中插入新的第220AA条,规定雇主故意不支付与雇佣相关的任何欠款给雇员,属于盗窃行为。 该法案还将为这项新的“雇主盗窃罪”设定最高刑罚。如果雇主是个人,最高刑罚将是1年监禁、5,000纽币罚款或两者并罚。在其他情况下,最高刑罚将是30,000元罚款。 法案介绍指出,

By 发现新西兰
在新西兰离婚将更容易,“2年冷静期”熬坏多少男女

新西兰法律

在新西兰离婚将更容易,“2年冷静期”熬坏多少男女

一部立法的诞生和通过,将有效缩短未来新西兰离婚者的“痛苦期”。可喜的是,跨党派的国会议员都对这部立法表示支持。 新西兰离婚冷静期长达两年 自2021年中国开始立法施行离婚“30天冷静期”之后,许多中国人吐槽,这离婚是越来越不自由了。知足吧您唉!对比全世界,中国现在依然是离婚最容易的国家之一。 就拿新西兰来说,2年的冷静期(2-year separation period)不知道熬坏了多少男女。 新西兰的离婚法规定,夫妻或伴侣在正式离婚前,必须至少分居两年。 这一要求的核心目的是为了确保“婚姻确实已经无可挽回地破裂,避免过于仓促的决定”。 即使双方都同意离婚,法律仍然要求这段分居期。在分居期间,还规定夫妻可以短暂尝试和好(最长三个月),但如果超过这个期限,分居的两年时间将重新计算。 此外,如果双方有未满16岁的孩子,法院还会确保离婚不会影响孩子的日常照顾和经济支持。 在完成这些步骤后,夫妻才能申请正式的婚姻解除令。 这种设定你说难度高不高? 有华人网友说,“明白了,和这里大学一样,都是在宽进严出!” “我花了1043天和他离婚……” 这时候就有故事了。

By 发现新西兰
华人偷偷在新西兰与同性结婚,父母13次转账买房,出轨后一地鸡毛

新西兰华人

华人偷偷在新西兰与同性结婚,父母13次转账买房,出轨后一地鸡毛

一对华人女性伴侣之前从中国移居到新西兰。 在瞒着父母的情况下,其中一位女士用父母的钱建了房、买了车。 然而当这段秘密关系走到一地鸡毛时,这笔来自父母的钱就成了争抢的重点。 不被父母认可的关系 2012年,这段关系中的两位主人公还在中国。 其中一位30来岁,另一位20多,我们姑且分别称她们为A女士(年长)和B女士(年轻)。 当时A女士其实已经和一位喜欢同性的男士结婚了。 她爸还特意买了套房给她当“嫁妆”。 然而A女士说,当时双方爸妈都不能接受他们的性取向,这段婚姻完全只是为了堵住爹妈们的嘴。 “我20多岁时就想告诉他们我喜欢女生,但他们不太接受,还把我送到医生那接受某种心理支持,觉得是精神疾病。” 而就在这时,A女士和年轻的B女士邂逅了。 两人在2013年开始同居,住进了A女士她爸买的公寓里。 后来,A女士申请到了一项为期一年的海外留学奖学金,于是带着B女士一起出国闯荡。期间,A女士包了房租水电,还为B女士出了学费,让她在同一所大学也拿到了学位。 2015年10月,两人一起回到中国生活,但A女士的爸妈从头到尾都不知道她俩的关系。 移民新西兰 父母转账建房

By 发现新西兰
离婚了为什么还住一起?这些新西兰人一言难尽

新西兰文化

离婚了为什么还住一起?这些新西兰人一言难尽

一般来说,分居就意味着分开生活,但新西兰目前的生活成本似乎不允许很多人这么做。 很多父母在考虑财务负担的同时,也希望为孩子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 在新西兰很多地方,分居后一家人依然住在一起的现象越来越常见,叫做“离婚后同居”。 还有一种演变形式叫“筑巢式生活”(birdnesting),指的是孩子留在房子里,父母轮流搬进搬出,照顾孩子。 3对分居的新西兰夫妇就分享了他们的这种生活模式。 “新伴侣不能随便介绍给孩子” 已经分居两年半的Michelle Guest和Ben Thurston住在同一屋檐下,共同承担抚养孩子的责任。 Guest正在攻读法律系,从事通讯行业,Ben是一名电工。 他们采用的就是AA制的共同抚养计划,本周轮到母亲Guest照顾孩子们,她会给他们做饭,一起共进晚餐。 本周Ben则不用照顾孩子。他在家里会照看孩子们,但对他们没有正式的责任,除了打扫自己的卧室和卫生间,他什么也不用做。 基本上两人就相当于同住的室友。 他们签署了一份财产协议,为共同购房者,如果他们遇到新伴侣,会有严格的规定,不能介绍给孩子们,只能在4年后即他们的儿子满16岁时

By 发现新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