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房产

“中国制造”公屋造价惊人,新西兰开发商震惊

新西兰房产

“中国制造”公屋造价惊人,新西兰开发商震惊

新西兰公屋署在罗托鲁瓦Malfroy Rd建设了12套一居室公屋,每套公屋的造价超过63万纽币。 从中国来的“集装箱”造价惊人 该公屋项目由三栋两层公寓楼组成,每栋包含四套公寓。 最初,一些人形容这些公屋“集装箱住宅”,因为它们采用了“异地制造”模式,即房屋模块在中国组装检查后,再运至新西兰现场安装。 “这些房屋抵达新西兰时,内部装修已完成。包括厨房、浴室、地板和室内油漆。 “房屋采用双层玻璃和隔热墙,确保住户夏天凉爽,冬天温暖。”公屋署丰盛湾地区主管Darren Toy表示。 公屋的外部建筑模块在2024年4月运抵现场,随后进行了现场安装,整个项目施工历时9个月。 今年1月底,这些公屋举行了毛利传统祝福仪式,并向公众开放参观。 当时预计租户将在2月份开始入住,但目前仍在等待建筑合规证书,意味着尚未正式交付使用。 公屋署已经挑选了一批符合条件的新租户,正在办理租赁协议、安排家具和电器,预计部分租户最早可在2月底入住。 而购买预制房屋、运输费用、基础设施建设及现场安装,总建造成本达760万纽币。 公屋署:符合财政指标 听到这样的造价,罗托鲁瓦的开发商Ton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夫妇买房,差点损失27万纽币首付

新西兰房产

夫妇买房,差点损失27万纽币首付

最近发生了一个非常惊险的事情。 怀卡托一对夫妇去年12月签了购房合同,价值超过100万纽币,委托Truman Wee & Associates(TW Associates) 律所安排房屋过户。 由于假期原因,交易推迟至1月20日进行结算。 但在12月30日, 他们收到了一封看似来自事务所经理Shaz vanHaaren的邮件,邮件中祝节日快乐,提及房屋结算日期,询问贷款情况。 邮件说: “请尽快回复具体贷款金额,以便我们计算缺口,并提供信托账户。” 邮件中附带该律师事务所之前发送的电子邮件,祝贺他们成功购房,并包含合同副本。 1月6日,该夫妇再次收到一封邮件,提供了信托账户详情,要求提前支付27万纽币。 邮件写:“请尽快将资金汇入上述信托账户。”邮件由 “Shaz vanHaaren” 署名。 夫妇二人觉得律师事务所竟然要求提前2周付款有些奇怪,但仍按照指示前往当地ANZ银行安排汇款。 但柜员在处理时,对邮件内容产生怀疑,告诉他该账户是一个国际资金转移账户,由ANZ代为处理。 这名男子听后感到不安,立刻联系了自己的伴侣,而她随即拨打电话给vanHaaren确认。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最近,新西兰又有一类房产大量上市

新西兰房产

最近,新西兰又有一类房产大量上市

近年来,受生活成本上升和高利率影响,新西兰不少度假屋(bach)开始涌入市场,尤其是在Coromandel和Pāuanui等热门度假地。 度假屋市场为何房源激增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度假屋在新西兰到底是什么。 一般来说,度假屋bach(也称为holiday home)指的是用于度假或周末休闲的小屋,通常位于沿海、湖畔或滑雪胜地。 早期的度假屋结构会比较简单,可能是小木屋这种面积较小的物业,但现在的度假屋已经发展成有多种多样类型了。 在城市中的度假屋可能还好,但要是地处高山或者偏远地区的度假屋,可能未接入市政供水等设施,需要采用独立的水处理系统。 对许多家庭而言,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度假屋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这类房产的持有成本正在上升。 房地产网站Realestate.co.nz的数据显示,Coromandel等地区的度假屋挂牌量明显上升。 举个例子,疫情后的市场最高峰时期,Pāuanui的市场上大概只有10~15套度假屋待售,但目前这个数字是65套。 网站发言人Vanessa Williams表示,近年来高昂的生活成本和利率让许多房主难以承担第二套房产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官宣:新西兰公屋署全面整改

新西兰房产

官宣:新西兰公屋署全面整改

新西兰公屋署Kāinga Ora将面临全面整改,这是今天宣布的重要消息。 Kāinga Ora – Homes and Communities是新西兰政府公屋管理机构,于2019年成立,当时,工党政府合并了 Housing New Zealand(原公屋署)、KiwiBuild和HLC。 今日,住房部长Chris Bishop概述了政府的“扭转计划”,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 重塑Kāinga Ora的核心使命 —— “即建设、维护和管理高质量的社会住房,并成为一名既支持租户又严格管理的房东。” * 改善租户管理及社区管理 * 优化住房资产和建设管理 —— 提高建房和翻新效率,包括简化社会住房建设规范,利用所有可用的建筑交付渠道。 * 提升组织绩效 —— 削减高额管理开支,更有效地利用采购优势。 * 建立更持久和可持续的资金体系及相关政策。 Kāinga Ora是这届政府一直希望整改的“堡垒”。 早前由前总理Bill English负责的委托审查报告指出,Kāinga Ora 运营存在多项问题。赤字预计将从2022/23财年的5.2亿币增加到2026/27财年的7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今日生效!新西兰租房规则巨变

新西兰房产

今日生效!新西兰租房规则巨变

从本周四开始,房东可以在无需提供理由的情况下驱逐房客。 《住宅租赁法》还会进一步修改,引入宠物押金,预期2025年晚些时候完成。 《住宅租赁修正案》去年12月通过三读,从2025年开始会带来一系列变更。 总的来说,这个修正案把2020年工党引入的变更,又颠覆回到了之前。 从本周四起,房东可以在90天通知期内,无理由驱逐不定期租赁协议下的租户。 如果是签了固定期限租赁协议的,房东也可以在该协议结束当天或以后行使无理由驱逐权。 对于此项修改,网络调查显示新西兰人47%支持,53%反对。 在此之前,根据工党的政策,房东只能在以下情况下驱逐租户:房产需要给家庭成员居住、大修或拆除、房东计划出售房产、房产已作为空置房出售、转变为商业用途,或者房产用于商业活动。 新法还将房东在特定情况下结束不定期租约所需通知期限从90天减少到42天,而租户则可以提前21天通知离开,而不再是28天。 在以下情况下,房东可提前42天通知终止非固定期限租约: * 业主在租约结束后90天内需要将房屋作为其主要居住地或家庭成员之一的居住地,并将在该房屋内居住至少90天 * 签订了无条件出售房屋的协议,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奥克兰业主买公寓后血亏,两居室需要再出几十万

新西兰房产

奥克兰业主买公寓后血亏,两居室需要再出几十万

奥克兰一批公寓房业主最近迎来一个突如其来的噩梦。 自己花了真金白银买回来的房子,如今居然又突然来了一笔巨大开销。 巨额账单突如其来 这里是奥克兰Kingsland Apartments,6层高,共有90个单位。 10月22日,公寓的管理委员会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向业主们抛出了3份可供选择的巨额账单——公寓楼的3种修复方案。 其中一种方案是花费3,600万纽币,更换窗框、阳台防水盒瓷砖,以及对钢结构进行目测检查。 第二种方案是花费6660万纽币,全面更换屋顶、增加结构钢材。加强防火措施。 第三种方案的花费最多,达8290万纽币,用于拆除重建相同数量和面积的公寓。 根据不同方案,每一户两居室公寓的业主分别需要支付35万、64.3万或80万纽币。 问题的起因 说到这大家可能还是一头雾水——为啥人家公寓业主住好好的,突然要交一笔钱,甚至要把房子推倒重建呢? 原来,这些修复费用是用于解决这栋公寓的防水问题以及结构缺陷。 根据会后发布的文件,公寓的具体问题包括: * 二层通道的湿气渗透和外立面损坏; * 消防报警系统需要更换,以及被动防火问题; * 东南楼梯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奥克兰建“六星级公屋”,每套价值$170万,内装“看起来很廉价”

奥克兰

奥克兰建“六星级公屋”,每套价值$170万,内装“看起来很廉价”

这里是奥克兰Meadowbank的一组新建公寓。 据报道,这些公寓一套造价就过百万,全部加起来耗资过千万纽币。 但这些并非普通对外出售的商品房,而是由新西兰政府出资兴建的社会性住房。 千万纽币建成9间公屋,迟迟无人入住 去年10月,这组由公屋署Kāinga Ora投资建造的公寓正式向公众开放,许多人前来参观。 这组公寓共9套,分别有3居室和2居室的样式,首层公寓有无障碍浴室,厨房配有不锈钢台面和烤箱。 而且公寓所在地的Meadowbank过去12个月的房屋成交中位价达到155万纽币,几乎和中区“富人区”Epsom的161万持平,可谓是妥妥的黄金地段。 住客在公寓的饭厅就能直接看到天空塔景观,而且公寓还配有轮椅通道,旁边就是火车站和热门的自行车道等。 当时公屋署为这个项目投入了1100万纽币,平均下来每套就是120万纽币。 要是算上地价(土地由公屋署持有),那么每套公寓的价值则会飙升至170万纽币,足以在奥克兰大多数地区购置一套比较豪华的独栋别墅。 有附近居民说,感觉这里比当地一些私人物业还要豪华,更有国会议员痛斥这里是“在黄金地段建造的六星级公寓”。 但自去年

By 发现新西兰
新西兰即将开放外国人买房?高端圈热传

新西兰房产

新西兰即将开放外国人买房?高端圈热传

最近几个月,从事新西兰高端房产出售的中介圈子内,盛传新西兰联合政府将再次开放外国人购房。 这一“传说”一直带入了2025年新年,并且有两个新的证据,在为这种传言提供支撑。 一个是年底前,财政部长宣布,将很快发布一个关于新西兰投资移民新政的公告。 另一个是中介圈观察到:近期通过海外投资办公室(OIO)审批高端房产卖给海外买家的cases,结果顺利。 海外投资办公室“审批顺利” 自新西兰的外国人购房禁令2018年10月生效之后,除澳大利亚人和新加坡人之外的其他外籍人士,均无资格在未通过海外投资办公室(OIO)审核的情况下,购买除新建房之外的其他住宅物业。 因此,一些外籍实力人士在申请新西兰“黄金签证”(积极投资者PLUS签证)的同时,或有其他投资新西兰的意愿,需向OIO提出交易申请,而其批准情况就成为禁令之后的观察指标。 中介反映,这一指标正呈现积极迹象。 其中,2024年内的几笔高价值交易,海外投资办公室都审核通过。 新西兰苏富比国际总经理Mark Harris告诉OneRoof,对于不久要发布的投资移民新公告,“如果公告显示积极投资者签证计划改革是允许更多外国人在

By 发现新西兰
“倒闭前疯狂催款”!新西兰华人建商欠$250万,清算细节披露

新西兰房产

“倒闭前疯狂催款”!新西兰华人建商欠$250万,清算细节披露

我们在去年底报道过一家华人建商被曝工程烂尾的事件,买家出了钱收不到房,承包商出了工拿不到钱。 今日,新西兰本地媒体Stuff再次报道这起事件,更多细节浮出水面。 欠债250万纽币,停运前催促客户付全款 据报道,涉事公司的董事兼股东Zuyu Huo(Jackie Huo),已经在圣诞节前申请对公司进行清算。 清算人报告显示,涉事企业背后的几家公司欠债金额超过250万纽币,但几乎没有任何资金可以偿还这些债务。 此前报道中出现的公司名JNJ Homes其实只是一个经营名称,背后实际上是三家分别名为JNJ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JNJ Construction和JLF Unlimited的公司。 如此一来,之前付了房款和负责建房业务的承包商,如今变成了一个个吃了黄连的哑巴。 基督城的Bev Gill夫妇去年向JNJ Homes付了3.8万纽币地基浇筑费和6万的建房费用后,却得知对方停止运营,原本打算建房的土地至今仍是光秃秃的。 Gill回想起来说,JNJ Homes不但将工程延误归咎于市政许可问题,而且还在明显清楚知道自己陷入严重财务问题、即将停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南半球最大预制房项目”,这次不是中国制造

奥克兰

“南半球最大预制房项目”,这次不是中国制造

新西兰近年发展了不少“预制房”的住宅建筑项目,也就是把房子模块化,加快建筑效率的一种方式,其中“中国制造”几乎是媒体们对这类房子报道的重点。 不过,一个号称“南半球最大型模块化住宅”的项目,却没有了“中国制造”的身影。 “越南制造”引起行业争议 在奥克兰北岸Northcote的Fraser Ave和Lake Road交汇处,一个6层共183个单位的公寓项目Elevation正在建设。 该项目由越南企业TLC Modular开发,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istair Sawer称,这是南半球最大,在全球也能跻身前五的大型项目。虽然是预制房,但内部完全就是一副全新智能家居的模样。 另外,尽管地块之前属于政府的公屋部门Kāinga Ora,但目前已经建成后的房子会是经适房和商品房,并无规划任何公屋。 然而业界不少人都对这个项目持怀疑态度——TLC在11个月前就宣布已经安放好最后一个模块,并曾经表示首批公寓将在去年10月完工,但实际工程却出现了延迟。 Sawer对此表示,延误主要是由文件处理导致,而且工地即将重新开工,预计今年年中能够完成第一栋公寓,第三季度完成第二栋。 “我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华人建商被曝工程烂尾,客户称哭了整整两天

新西兰华人

华人建商被曝工程烂尾,客户称哭了整整两天

一家建筑公司的客户陷入了困境。他们声称,该公司收取了他们的地基铺设费用,但却没有进行施工,导致他们损失10万以上,只能看着光秃秃的地面。Stuff近日对此进行了调查。 “付了10万刀,地基一直没做好” Bev Gill和她的伴侣Dave Richards希望建造梦想中的退休房,为此他们已经支付了10万,但现在连地基都没有打好。 他们是基督城居民,和房屋建筑公司JNJ Homes签约。 但是,在支付完大约38,000纽币的地基浇筑费用之后不久,得知了这家公司停止运营的消息。 Bev Gill说,她哭了整整两天。 Bev Gill在她家位于Halswell区的建地旁,地基位置光秃秃的。 此外,他们在上半年还支付了另外60,000纽币的建房押金。 Stuff周六披露,JNJ Homes的客户和工人现在都在追钱。 他们在向这家公司讨说法,但公司似乎已经弃用了其位于Wigram的仓库和办公室。 Gill说,她和伴侣都70多岁了,对目前的处境感到崩溃,尤其是JNJ Homes在停止运营前几周的所作所为。 停止营业前 不断在催付全款 停止运营前,JNJ公司一直在向她催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数据显示:三分之一新西兰人靠父母买房

新西兰房产

数据显示:三分之一新西兰人靠父母买房

Kiwibank的一项调查显示,34%的新西兰首次购房者从家庭获得了经济支持。 靠父母买房在年轻一代中更为常见:Z世代(1997年至2012年出生的人群)有65%,千禧一代(1981年至1996年出生的人群)有43%。 高房价压力下父母普遍支持 Kiwibank的房屋贷款总经理Nicole Pervan提到,如今父母为子女提供购房资金更普遍了,帮付首付或以房产做担保。 76%的受访者认为,如果没有父母的经济支持,未来几代人将难以实现购房。 根据Consumer NZ在2022年的研究,“父母银行”已成为新西兰第五大贷款来源,父母们为年轻购房者提供了226亿纽币的资金支持。 高房价正推动更多家庭采取这种方式。然而,Pervan强调,这种做法并非长久之计,其长期可行性存在许多现实问题。 因此,法律和经济问题需要提前规划和考量。 赠与还是借款? 法律专家Joanna Pidgeon指出,父母在资助时需要明确是“赠与”还是“借款”,避免未来的纠纷。 例如,大多数银行更倾向于将资助视为赠与,这样可以直接成为借款人(子女)的资产。 但如果是赠与,父母需考虑一些潜在风险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