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西兰文化
怀唐伊条约:过往的裂痕与今日的努力
一年一度的怀唐伊日又将到来,不少人会利用这个公共假期去继续享受夏日时光,但是对这个节日背后的故事及其意义可能还不完全了解。 在大约200年前,1840年2月6日,英国王室代表与部分毛利部落首领在北地岛屿湾的怀唐伊签订了被视为新西兰建国文献的【怀唐伊条约】(Treaty of Waitangi / Te Tiriti o Waitangi )。 该条约规定了英国王室与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的权利关系进行了规定,确认了毛利人对其土地和文化的拥有权,在新西兰建立了英国法律体系,并为持续的英国移民和一个全国性政府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自1974年起,条约的签订日期2月6日便被正式定为新西兰的公共假日。每年,条约签署地怀唐伊都会在当日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吸引包括政客和公众在内的数万人参加。 但是,由于签署时各方对条约理解不同,英语和毛利语两个版本措辞和含义上存在差异,以及条约在实践中并未被很好地遵守,引发了关于毛利人的政治权利、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权益,以及语言和文化权利的一系列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 新西兰社会目前也在通过公众教育、政治和司法等手段,努力寻求相关问题的解决。 历史 根据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