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租客吐槽:“房东不让我做饭”,这种行为在新西兰可能违法

华人租客吐槽:“房东不让我做饭”,这种行为在新西兰可能违法

不少华人朋友,在新西兰都是租房住。租客与房东的关系,总是有些微妙,最近一位华人网友,就遇到了个烦心事。

据她所说,自己在奥克兰北岸租了个房子,平时相安无事,但是最近公司调整了上班制度,员工可以每周居家工作一天,这天她在客厅工作,房东就连环发问,问她为啥不出门。

这其实不是她第一次遇到这个问题了,之前她在客厅和家人打电话,房东也会过来拿这拿那,有点故意打扰。

不少华人网友反映,自己在租住的房子里,感觉不到自由。特别是“做饭自由”,更是在网络上被热议。

“少煮食”:全球华人租房之痛

最近也有网友在网上发帖提问:“为什么新西兰房东要求租客少煮食?”她说自己在爱尔兰住过两年,英国住过一年,租房时没有遇到房东要求租客少煮食的情况。
但是在她打算搬去新西兰,找房子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房东标出“少煮食”的要求,表示百思不得其解,便发帖提问。

住在英国的华人表示,确实很少遇到“少煮食”的要求,但是在澳洲、新西兰就有看到过。的确有网友在澳大利亚租房,遇到了很多“少煮”的房子,在网上吐槽。“反正看到少煮两个字的房子我不会再租。”

难道这是纽、澳华人的专属要求?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刷刷评论区和各国华人论坛,发现不只是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华人房东有这个要求。住在加拿大的网友表示,“加拿大也有这样的现象,我们也觉得不合理”

确实从十几年前,就有人在加拿大论坛发帖提问讨论这个问题,这简直是个“月经贴”,不断被一代代的新移民提起。

美国的华人租客,也有同样的困扰。“好气啊,为什么租个房子都不让人做饭?!”
他表示,之前情况好一些,基本上遇到的房东都让做饭,但是现在的情况有所改变,让他很无奈。

对于这样的情况,有美国同胞表示:“招租信息里说清楚还好,起码有个心理准备。“就怕你住进去了再说的,各种问题,做饭不能有油烟,烤箱不让用,东西坏了也不修,说下去我怕能写本书。”

新加坡关于煮饭的要求,就更加“专业”了,甚至还延伸出了“小煮”和“大煮”的行话。

有人还在网上拍视频,教大家什么是“小煮”,开水烫一下就能吃的叫小煮,就是白水煮面、煮菜这些没有油烟的。

煎蛋、炒菜这些会产生油烟的就归类在“大煮”行列。不少房东会要求房客只能“小煮”,甚至“不煮”。

看了之后有网友吐槽:“新加坡人的厨房是用来干嘛的?可以不用建厨房”。有人回复:“当然是房东可以煮,你不能。”

煮饭之争:拉扯已久

对于煮饭的限制,不知道是从何时何地开始流行开来的,但是双方的拉扯,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房客和房东,虽然住在同一屋檐下,但是站在截然相反的利益点上,当然各执己见。

有人比较中立,认为租房双方平等,大家达成契约就成。

“付多少钱享受多少的福利。很多少煮食的房租确实便宜。”房客要是看好价格就要接受条件,不能得了便宜还卖乖。

有人则认为,房东这样做不合理。

“租房不就是租私人空间+公共空间的使用权吗?”

“有些房东真的拿租客不当人,好像就他要吃饭,租客都是神仙不用吃饭。”

“房客不是租房子,而是在找冤大头。”

而另一边,也有人觉得房东做这样情有可原。

“房客对房子有要求,房东对房客也有相应要求,那不是合理吗?”

“房东想怎么租,是他们的自由。”

不让炒菜,可能违法

房东想怎么做,都是他的自由,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没毛病,毕竟是花了钱买的房子,租出去肯定要考虑很多风险。

但是既然成为出租方,就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当前在新西兰华人圈里,“少煮食”好像已经成为了大家习以为常的要求。

但是深究下去,这可能涉嫌违法。

之前就有一个新西兰房东要求房客不要炒菜(non-stir fry),被指涉嫌种族歧视。

出租的房子位于奥克兰Mt Roskill的三居室联排别墅,房东把它发布在Trade Me网站上,并在招租要求上写着:“偏好不炒菜的租客。”

但是这段话被相关律师指出:“显然这是非法的,涉嫌种族歧视。这样的行为被《人权法》所禁止。”

同样政府部门租房服务局(Tenancy Services)还表示,根据种族、肤色、民族、出身或国籍选择租客的行为也是违法的。这一点其实很微妙,在招租广告上不可以标注,但是有些房东在面试租客时,也会暗暗拒绝,以其他理由搪塞过去。

在Trade Me上投放这则广告的房东John起初并没有意识到“不准炒菜”的要求是违法行为,被指出后,他就删除了这项要求。

根据新西兰《住宅租赁法》(Residential Tenancies Act),租客有权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租赁物业,包括做饭等日常活动。

除非租赁协议中有明确规定,否则一般情况下禁止炒菜的条款可能被认为是对租客合理生活权利的限制。

如果房东担心油烟可能会损坏房子或引发安全问题(如火灾风险),他们可以在合同中规定某些合理的使用限制,但这些限制不能过于苛刻,必须是出于保护房屋安全或健康的考虑。

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就是双方同意且签了合同。

如果房东和房客在租赁协议中明确约定了禁止炒菜的条款,而租客签署了协议,则需要遵守合同规定。如果房东完全禁止房客炒菜,且这种限制没有正当理由(如油烟对房屋造成明显损害),租客可以向新西兰租赁仲裁庭(Tenancy Tribunal)提出申诉,仲裁庭会根据情况做出裁决。

但是这种现象即便是不合理,依旧屡禁不止,正如一位美国网友所说的:这算是一个市场化了的要求。

要改变的话,并非那么容易。

华人租房这边,对“煮饭租客”不友好。

本地英文租房市场上,也有其他的“雷点”,例如很多”不要情侣、不要宠物、不要吸烟者“,很多还会对租客年龄有要求。

租房中的矛盾问题,也许只能通过个体之间的相互理解来解决了,你觉得呢?

Read more

奥克兰这个区砸车问题严重,“我们感觉被忽视”

奥克兰这个区砸车问题严重,“我们感觉被忽视”

如果让你挂这个牌子,来减少车辆打砸盗窃,你会怎么想?挂牌上写:“车内已经没有值钱物品”。 奥克兰Flat Bush地区居民表示,他们的汽车频频被盗和被砸,感到自己被当局忽视。 而警方表示,他们已经加强了巡逻。 当地自发组织的社区巡逻员现在也走上街头,试图让居民感到安全。 “有时候我们无法理解,这些人为何要从其他地方跑到这里,来破坏别人的生活的。”一位居民说。 他自己也曾是受害者之一。 “我们刚搬到这里的时候,9个月内我的车就被盗了,丢了几样东西。”这位叫Ronmar的居民说。 “虽然这些东西并不重要,但带来的不便却很大,这些物品可以替换,但时间却是无法弥补的。” 当地居民一直在质疑警察的存在感。 “说实话,我们觉得自己被忽视了。 “我一直在请求他们真正来这里巡逻。” 对此,Counties Manukau East地区警官Rod Honan表示,有一些原因使车辆成为容易的目标。 “这个地区近年来迅速发展。房屋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很多家庭住在这里,但没有足够的空间停放汽车。 “许多汽车没有车库,停在路边,这给罪犯提供了轻松的机会。” 警方说,居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奥克兰“好区”超市缩短营业时间,只为“保安全”

奥克兰“好区”超市缩短营业时间,只为“保安全”

奥克兰“好区”的一家Woolworths超市缩短营业时间,只因担心晚上太多“反社会行为”。 上周,Woolworths Pt Chevalier超市在店外张贴海报,向顾客公布这一消息。 原来的营业时间是早上7点到晚上9点,后来改为早上8点到晚上9点,现在调整为早上8点到晚上8点。 一名员工说:“管理层认为这样对商店来说更安全,他们是这么向员工解释的。” Woolworths 7月份发布的新数据显示,与前一年相比,商店内过去12个月内共发生了925起暴力和攻击行为,同比显著增加9%。员工每天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威胁和虐待,尤其是有人反复作案。 Woolworths在今年4月为其191家商店引入了店员随身安全摄像头。 最近两天,还有奥克兰某Pak'nSave门口一段视频被热传: 0:00 /1:13 1× Reference: https://www.nzherald.co.nz/nz/aucklands-woolworths-pt-chevalier-shortens-trading-hour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奥克兰名校女生遭围殴,“被拽掉大撮头发”

奥克兰名校女生遭围殴,“被拽掉大撮头发”

奥克兰女子文法学校发生一起严重校内暴力事件,引发关注。 一名女生在校内遭到多名女生的围殴。据这名女生的父亲说,孩子被“拽掉了大撮头发”,头部也受伤。 事情发生在9月底校园内。 女孩的父亲表示,他早晨接到了女儿打来的电话。 当时她“非常震惊和痛苦”,对他说:“爸爸,有三五个学生刚刚打了我。” 出于对报复的担忧,这个家庭不希望公开身份。 家长认为学校并没有足够重视此事,事发后,他们一直不敢让女儿回到学校。 根据Stuff获取的视频,显示该学生在教室内,被至少3名女孩拖拽头发倒在地上。 当时有教职员工试图干预,但这几名女孩仍在继续殴打她的头部。 视频中可以听到有人说:“打她,打她”,并伴有笑声。 视频的最后,女孩从地上站了起来,可以听到她说:“我根本不认识你们。” 在另一段疑似发生在学校操场的视频中,有3名女孩拖拽该女生到一个混凝土台阶旁边,将她推到台阶上方。 女孩的上半身悬挂在至少一米高的台阶边缘。 事后,这名女孩在急诊室接受检查,被诊断为“轻微头部受伤”,并且掉了“大撮头发”,她的父亲说。 她在事件后有“脑震荡症状”,包括头痛、疲劳和轻微的光敏感,以及颈部疼痛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价值220万工厂3万卖掉:“都怪政府采购中国货”

新西兰价值220万工厂3万卖掉:“都怪政府采购中国货”

什么东西最容易缩水? 羊毛衣?牛仔裤?有些人给出的答案,可能是“公司市值”。 有家公司从220万降到3万,老板还嫌弃起了“中国采购的产品”,让我们看看到底咋回事。 备受前总理夸赞的公司干不下去了 这是新西兰唯一一家呼吸器和外科口罩制造公司,曾估值220万纽币,在新冠疫情期间受到了前总理Jacinda Ardern的赞扬。 但是疫情之后对口罩的需求骤减,这家公司的业绩也开始下滑。 新西兰政府现在要从中国购买呼吸器和口罩,这让工厂陷入了亏损。 在签订为新西兰卫生部供应1700万个口罩的最后一份合同后,这家公司就进入了长达一年的“休眠期”,再无订单。 年轻老板接下烫手山芋,又火速离场 在今年年初,这家公司被23岁的Andre Taylor以8.8万纽币的价格收购。 然后近期在Trade Me网站上出售,售出价格为30,200纽币。 Taylor说,自己没有卖出 “我预期和希望的价格”,这一切让他负债累累。 他说自己需要近8万纽币来还清欠款。 “我已经与债权人协商好,在未来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每周还清所欠债务。我的所有债权人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理解。” 但这次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