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没什么不好,但我还是选了加拿大!”华人“再移民”体验

“新西兰没什么不好,但我还是选了加拿大!”华人“再移民”体验
Photo by Hermes Rivera / Unsplash

当奥克兰终于从多雨的春天入夏时,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枫叶正红。

华人Bessie从奥克兰搬到蒙特利尔已经一年了,这两个城市对她都意义非凡。

蒙特利尔的枫叶 受访者供图

这几年,新西兰人搬到其他国家生活的案例越来越多。

Bessie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两个国家大不同”

2014年,Bessie拿着working holiday签证从中国抵达新西兰。

这是她第一次出国,也让她就此想要留下来。

读书、工作、拿PR,中间经历了很多艰难的时刻,终于是留下来了。

有了另一半,买了房子,生活简单平静。

city skyline across body of water during daytime
Photo by Sulthan Auliya / Unsplash

2019年,Bessie无意间了解到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发现自己和老公都符合条件。

两人都从事自由职业,住在哪个国家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影响。

5年前那个只身闯荡新西兰的女孩又心动了。

简单商量过后,他们很快做出决定,递交了申请,顺利拿到加拿大PR。

2020年,他们第一次登陆温哥华,体验了这个国家。

2022年9月,经过考量,两人将居住城市选在蒙特利尔,正式搬到了加拿大。

“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我在新西兰的时候也过得很开心,只是想换种生活方式,刚好符合条件,就来了。”当被问到为何这样选择时,Bessie说。

对新移民友好

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魁北克省最大的法语城市,蒙特利尔地区人口是奥克兰的3倍左右。

受访者供图

“对我来说最大的不同就是,去哪里都方便了。到纽约开车5个小时,欧洲也不再那么遥不可及。想走就走,对我挺重要的。”Bessie说。

来到蒙特利尔后,她发现这里更国际化,人口来自世界各地,法裔、英裔、亚裔,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语言社群融合。

和朋友聚会 受访者供图

“相比之下,奥克兰更亚洲化。”她说。

政府对新移民也很友好,即使刚开始没有工作,也不至于压力太大。

很多课程可以免费学,政府还发钱,比如她和老公上法语课每人每月会有920加币补贴

政府法语课程 受访者供图

蒙特利尔是加拿大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文娱活动丰富,艺术和文化氛围浓厚。

Bessie认为,可能也是因为人多,这里的办事效率比新西兰高不少

在购物方面,买菜的成本比奥克兰便宜,番茄蓝莓金针菇这些都比较自由。

家门口的南瓜被小松鼠偷吃了 受访者供图

至于房价,蒙特利尔比奥克兰便宜一些,40万加币(50万纽币左右)能够买到入门级的独立屋

“由于法语这道门槛,很多人都不愿意留在这里,可能这也是房价低的原因之一。”她说。

也有措手不及的时候

不过,搬到一个陌生的国度,他们还是遇到了一些不适应的地方。

第一个就是语言,法语是蒙特利尔的主要语言。

Bessie说,在中心地区生活,不会法语也不是太大问题,但是小镇就不一样了,很多人只说法语。

受访者供图

“我刚开始来发现很多年轻人不会英语,还是挺惊讶的。”她说。

而如果想在这里建立职业生涯,很多岗位都需要掌握英法双语。

受访者供图

学了小半年法语,Bessie的老公已经能够基本的沟通和交流了,Bessie则由于个人原因停掉了课。

“他比我学得好,也对语言感兴趣。”她笑说。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天气。

早就听说加拿大的天气不好,在去之前,他们做了心理准备。

到了秋冬,下午4点多外面就变得黑漆漆,漫长的黑夜加上零下的温度,还是让她有点措手不及。

受访者供图

在她看来,冻雨天气是最可怕的,“树容易倒下来…不能在路上瞎溜达。”

加拿大的冬天 受访者供图

“这边有很多人患季节性抑郁。”Bessie表示。

此外,加拿大的小费和税也让她有点头疼

在蒙特利尔,一般小费给15%,再加上税。

现在两人外出就餐变少了,“比奥克兰还贵,而且不到付钱的时候都不知道花了多少。”

受访者供图

“新西兰对我也很重要”

离开时,他们将奥克兰的房子出租出去,刚开始,房租收入可以完全覆盖房贷甚至有盈余。

但是今年以来,房贷利率涨了太多,房租已经不能覆盖房贷了。

他们目前在蒙特利尔租房,每个月租金925加币。

“感觉现在不是买房的好时机,所以我们还在观望。”

法语学校过万圣节 受访者供图

总的来说,Bessie和老公在加拿大的开端良好,生活也有奔头。

至于天气,她认为不算很大的困扰,他们打算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回新西兰,或者去其他国家度假,比如去年他们去了日本。

当被问及以后是否会回奥克兰生活,Bessie表示其实没有太具体的规划。

但是,在她心里,奥克兰特殊且重要,“第一次出国,找到另一半,我的青春都在那里。”

也有加拿大人想润到新西兰

这几天,一个加拿大人在新西兰小组发帖,不知道该不该润到新西兰。

贴主和家人来新西兰旅游后就爱上了这个国家。

此前,他已经移民到了加拿大。

city view during nighttime photography
Photo by Alex Shutin / Unsplash

他认为,加拿大有的美景新西兰都有,而且新西兰的天气更好。

虽然新西兰的食物比加拿大贵一些,但还可以接受,油价很高,房价则跟他在的城市差不多。

他了解到,如果搬到新西兰,他能拿到的薪资和在加拿大差不多。

不过贴主还是比较理智的。

“我知道自己只是在新西兰度假,可能带有一层‘滤镜’。

“那么,新西兰是否有什么致命缺点,是我没有注意到的?”


网友们现身说法。

收到点赞最多的评论说,新西兰最大的缺点就是地处偏远,出行不便,物质上没有加拿大那么丰富。

从加拿大到新西兰,基本相当于从城市到农村。

另一个居住在加拿大的新西兰人直接列出了对比清单:

新西兰:官僚主义少、消费主义少、生活节奏慢、无需小费、天气好……

加拿大:离各个国家近,旅行方便、钱更值钱、杂货便宜、房屋设施更好……

不过,天气好和舒适度不一定有关,一个刚搬到基督城的加拿大人给出了自己的感受:

“新西兰的房子一点也不保暖。Calgary冬天室外零下40度,但是室内非常温暖舒适。基督城的冬天6度,但是我们在家得穿连帽衫、披毯子,还是冷得要命。”

还有人直接说,新西兰的房子是用纸板做的,霉菌不停生长。

不知贴主最终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新西兰净移民增加,仍挡不住“润”的脚步

有人离开,也有人进来。

根据上半年的数据,在截至6月份的年度中,新西兰净移民人数再次上升。

非新西兰公民净增加121,600人,新西兰公民净减少34,800人,抵消之后净移民人数为86,800人。

涌入新西兰的净移民增长大军主要来自印度、菲律宾、中国、南非和斐济

而流出新西兰的人大多去了澳洲、加拿大、英国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新西兰今年流失的34,800人中,18-30岁的新西兰公民占了一半(17,500人)。

这也是自2013年4月以来新西兰公民最大的净移民流失。

数字游民时代,很多人的生活已经不再受限于地理位置。

或许,就像那句关于旅游的梗——从自己待腻了的地方,去到别人待腻了的地方。

移民也是同样的道理。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地方,适合最重要。

Read more

奥克兰男子7年刑期变6个月居家,网友:“刑期也能满减了?”

奥克兰男子7年刑期变6个月居家,网友:“刑期也能满减了?”

最近的一则新闻,让很多人无语,奥克兰一位罪犯被减刑,原因让人摸不着头脑。 盗车袭警被抓获 Zacharius Rakena最近的一次犯罪,是在去年2月19日。 这位来自奥克兰南区Māngere的男子,曾多次进出监狱,当天凌晨被当场抓到,正试图钻进一辆并非他所有的汽车驾驶座。 接下来上演的是一场疯狂而拙劣的猫鼠游戏,他甚至危及到车主的生命——对方跳上了车盖试图阻止他。 Rakena最终逃走了,但却把自己的货车和指纹留在了现场。 几个小时后,警方发现他仍驾驶着那辆被盗车辆。 当他们试图包围停车的汽车时,Rakena还不肯束手就擒。 他多次冲撞警车,直到被盗车辆无法再动弹,然后下车逃跑——在过程中与警察发生冲突,还用一名警官自己的电击枪弄伤了对方。 他勉强逃脱,但第二天早晨警察来到他伴侣的家。 他跳入邻居家洗衣房,声称有武器并威胁自残。最终在警犬协助下被制服。 被捕后,他否认袭警,称被电击后失忆。 Rakena被控9项罪名,包括危险驾驶、伤人、袭警、抗拒逮捕及盗窃车辆。最终他承认所有指控。 前科成“救命药” kena有严重的犯罪史,曾12次因暴力犯罪被定罪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家猫在社区被枪杀惨死,主人“好害怕”

新西兰家猫在社区被枪杀惨死,主人“好害怕”

新西兰的一户人家,最近陷入了沉痛的悲伤和恐惧中。 猫咪惨死 Alastair Jenkins住在Gisborne。 在周日(4月6日)晚上走出他住的房屋时,发现他领养的猫Ticker静静地躺在食盆旁,已经有大约一个半小时没有见到它的踪影。 “我用脚轻轻碰了碰它,它没有反应。我又碰了一下,然后把它抱起来,才意识到它已经死了。” 他一开始以为Ticker是不小心误食了他在修理房车时留下的胶水而中毒身亡。 然而,他注意到猫身上有血迹,还有看起来像是子弹留下的伤口。 Jenkins说,他们当时没有听到任何像是枪声的声音,但他认为事情应该是在附近发生的,因为Ticker还是回到了他们在Valley Rd的家。 一位兽医确认Ticker很可能是死于枪伤。 Jenkins认为伤口太大,不像是气枪所致,他猜测可能使用了类似.22口径长步枪弹的武器,但他没有发现任何子弹或弹壳。 不清楚为啥被杀 “我女儿也养了猫,现在她都不敢让猫出门了。我们也很担心。如果这个人能杀我们的猫,那他们还可能做出什么事?” Jenkins说,他们是在大约5个月前在自家地里发现Ticker后将它收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女医生患血癌,“多亏它救我一命”

新西兰女医生患血癌,“多亏它救我一命”

最近一位新西兰人,差点生病死亡,最后,是她的手表救了她一命。 “起初我没当回事” Amanda Faulkner在今年1月距离死亡只有两天,而正是她的智能手表发出的警报救了她的命。 这位住在新西兰内皮尔附近的精神科顾问医生,曾感到燥热和疲惫,还经历了一次大量出血的月经。 但由于她当时正忙于照顾60多位病人,最初并未多加在意。 她认为可能是12月霍克斯湾气温飙升至30多度的原因,或者是更年期前兆。 “我当时以为自己只是有点贫血。”她告诉记者。 “手表一直提醒异常” 但她的Apple Watch Series 10上的Vitals应用却显示异常。 这个应用不断提醒她,她平时约为每分钟55次的静息心率,已经上升到了90多次。 Faulkner平时身体健康,和丈夫Mike刚刚在澳大利亚徒步旅行回来,因此她起初以为手表出了故障。 但警报持续出现。 Vitals应用每天早上都会报告异常值,这促使她在1月8日去看了全科医生。 她用Apple Watch分享了她的健康数据图表,显示出明显的趋势。 “我可以拍着胸口说,如果不是手表不停地提醒我,我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出了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移民家庭的孩子因“太麻烦”被新西兰拒签,“感觉被歧视”

移民家庭的孩子因“太麻烦”被新西兰拒签,“感觉被歧视”

最近一个住在新西兰的南非家庭,正在经历心碎时刻,他们的故事也牵动着很多新西兰人的心。 因为太麻烦被拒签 这个家庭来自南非。 他们正在为6岁的儿子Luandre的事情发愁,因为他面临被驱逐出境的威胁。 Sonandi和Ruan Geldenhuys的儿子Luandre的学生签证申请被拒绝,原因是他患有唐氏综合症。 而他2岁的弟弟(没有这类基因疾病、还没上学)却成功拿到了签证。 Ruan告诉记者,他觉得移民官们已经“认定”他儿子太麻烦,不值得被留在新西兰。 “这真的像是一拳打在肚子上。”他说。 他的妻子Sonandi也表示,他们儿子的诊断似乎成了唯一被考虑的因素。 “就好像有人坐在那里,仅凭一张纸就说他不如他弟弟。他们(移民官)从没见过他,也不了解他。”她说。 新政策下的“受害者” 这家人去年从南非搬到汉密尔顿。 今年3月17日,他们收到了Luandre的拒签信息。 而也是这天,新西兰移民部长Erica Stanford宣布修改针对临时签证持有者子女政策收紧。 Stanford在一份新闻声明中表示:“从3月17日起,临时签证持有者的受抚养子女如果患有严重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