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海域中常见的鲸鱼种类
在新西兰,海上旅游项目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观鲸鱼、观海豚,因为鲸鱼这种海中的庞然大物在新西兰附近的海域中,适宜的温度、足够的空间、较少的人类活动,都能够让它们活的更加“自由自在”。鲸鱼是一个“统称”,实际上更精确的说法是鲸类的哺乳动物,所以说包括海豚也是鲸鱼的“近亲”。在新西兰附近的海域中,最常见的有五种鲸鱼:虎鲸,短肢领航鲸,长肢领航鲸,伪虎鲸和瓜头鲸。
虎鲸 Killer Whale (Orca)
虎鲸(学名:Orcinus orca):是一种大型齿鲸,身长为8-10米,体重9吨左右,头部略圆,具有不明显的喙;背鳍高而直立,弯曲长达1米;身体黑、白两色。两翼骨远隔开。颞窝大。下颌骨相对较短。在上、下颌每齿列有10-12枚圆锥形的齿。嘴巴细长,牙齿锋利,性情凶猛,食肉动物,善于进攻猎物,是企鹅、海豹等动物的天敌。有时它们还袭击其它鲸类,甚至是大白鲨,可称得上是海上霸王。虎鲸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有一些群体组成的家族是动物界中最稳定的家族。虎鲸的一些复杂社会行为,捕猎技巧,和声音交流,被认为是虎鲸拥有自己的文化的证据。分布于几乎所有的海洋区域,从赤道到极地水域。水温或深度没有限制其范围。虎鲸时常会有跃身击浪、浮窥等行为,或是以尾鳍或胸鳍拍击水面。在海湾的浅水地带,它还喜欢用尾巴上的缺刻去钩拉海藻,发出“呼呼”的声音。虎鲸喜欢群居的生活,有2-3只的小群,也有40-50只的大群,每天总有2-3个小时静静地呆在水的表层,因为肺部充满了足够的空气,所以能够安然地漂浮在海面上,露出巨大的背鳍。群体成员间的胸鳍经常保持接触,显得亲热和团结。如果群体中有成员受伤,或者发生意外失去了知觉,其它成员就会前来帮助,用身体或头部连顶带托,使其能够继续漂浮在海面上,就是在睡觉时也扎成一堆,这是为了互相照应,并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 它们在一起旅行、用食,以种群为社会组织,在广大的家庭中休息,互相依靠着生存长大。
短肢领航鲸 Short-finned Pilot Whale
短肢领航鲸(学名:Globicephala macrorhynchus),其主要特征是前额圆,上颌额部膨隆,向前突出,吻部特别短,没有明显的吻突。从侧面看,头与躯干部界限极不明显,头显得很大。体黑色或黑褐色,背鳍后有灰白色斑,腹侧喉部至胸部间有似十字形灰白斑。上下颌每侧有齿7~9枚。 嘴巴极大,口裂由头部前下方斜往后下方切入。短肢领航鲸集群生活,通常结成数十头的群或数百头的大群体。游泳中多排列成数头至10余头的小群活动,鲸群主要由少数成年雄鲸和多数成年雌鲸及仔鲸组成。潜水时一般不露出尾鳍,当快速游动要出水时,头前方和沿着体侧的水面形成泡沫激浪。集群能力强,驱赶也不散群,若领头的鲸引游,群体紧跟。对声音反应敏感,闻声则向其反方向游离。主要食物为头足类、鱼类。喜活动于沿岸暖温水域,常游入港湾内,让船只接近。它们很少跃身击浪,但很多时会鲸尾击浪及浮窥。在潜水前,它们弯曲及举起尾巴;当回到水面呼吸时,只将头顶露出水面,但幼鲸则将整个头露出水面。成年鲸有时会以鼠豚式游泳,即大部份身体离开水面。
长肢领航鲸 Long-finned Pilot Whale
长肢领航鲸(学名:Globicephala melas)又名大西洋领航鲸、黑圆头鲸,是领航鲸属下两种之一。它属于海豚科,但其行为较接近鲸类,因为体形巨大,可以避开浅滩暗礁 ,渔船跟着它走比较安全,故称领航鲸。其前额圆,为黑色或深灰色,喉咙及腹部呈灰色或白色,有些成年鲸背鳍及眼后也具灰色或白色斑纹。背鳍镰刀状,脚蹼很长。长肢领航鲸是喜欢生活在13-30℃寒冷咸水区的生物群体。潜水深度30-01800米,变化巨大,一般只在30-60米的水层活动,可潜水数分钟,觅食潜水超过10分钟。高度群居性,一个鲸群通常有10-50头个体组成,多则超过1000头,这类鲸群社交性甚高,有时会与宽吻海豚及灰海豚交流。由于雄性死亡率及离群率相对较高,所以鲸群中雌性比例要多一些。一些个体会游上海滩,由于鲸群强烈的家庭观念,故有时会一同搁浅海滩。
伪虎鲸 False Killer Whale
伪虎鲸又名黑鯃、拟虎鲸、伪领航鲸、拟逆戟鲸,鲸目、海豚科、伪虎鲸属,是海豚科伪虎鲸属下唯一一种。在海豚科中的体型占第三。伪虎鲸和虎鲸外型类似,体型比虎鲸小,体重1吨—2.2吨。全身的体色均为黑色。头圆、口大,口裂朝着眼睛的方向切入,使得它的面孔变得十分恐怖。没有喙,上颌比下颌略微前突,喜欢群聚。伪虎鲸是高速、活跃的泳者。当它浮升时,经常将整个头部与躯体的大部分扬升出水;有时甚至连胸鳍都看得见。浮现时,经常张开大口,露出成排的牙齿。有时会突然停止前进,或急转弯,尤其是在猎食时。会接近船只以进行探察,会船首乘浪或船尾乘浪。经常跃身击浪,通常会转体以侧身击水,造成几乎与其体型同样大的水花。兴奋时,会优雅地跃离水面,并鲸尾击浪。比较容易搁浅。喜群居,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头一群,同伴间眷恋性很强,很少单独活动。
瓜头鲸 Melon-headed Whale
瓜头鲸,因其尖瓜状的脑袋而得名。别名有瓜状头鲸,多齿黑鲸,小杀人鲸和伊列特拉海豚。它为海豚科的瓜头鲸属下的唯一动物,瓜头鲸是泛热带大洋性鲸类,主要分布于南北纬20度间的水域。然而,或许是因为随着暖流而迷失,也偶尔发现于温带海域中。瓜头鲸拥有相当粗壮的身体,其身体的两端明显变细。头小,嘴喙很小甚至没有嘴喙,圆润的额隆以约45度的角度向下倾斜,根据目击角度的不同,它们的头可能看起来像三角形或圆锥形,而较老的个体则稍微会呈现球形。高大、尖锐的镰刀状背鳍位于背部中间,其胸鳍偏长且逐渐变细。一度因“有许多牙齿的黑鲸”而为人所知,瓜头鲸上下颚各有20到26对牙。整体而言,除了其暗灰或白色多变的腹部图案,以及浅灰、粉红或白色的嘴唇外,瓜头鲸的身体几乎完全是暗灰或黑色。在光线充足的近距离检视,其头部、背部以及两侧的花纹极为复杂,而身体背部中央不甚明显的暗色“披肩”会向下延伸至体侧,而脸部两侧则有2块如面具般的黑色区块。瓜头鲸是一种群居性极强的鲸类,它们经常以数百甚至超过1000只的族群量出现,且鲸群中尚包括许多其迁移和活动都一致的小群组,从数百只一同搁浅的瓜头鲸便可知道鲸群中个体间存在着强而有力的社会链结。
座头鲸 Humpback Whale
座头鲸,英文 Humpback whale 是一种体型比较大的鲸鱼,同时不能算是新西兰海域特别常见的鲸鱼种类,它们带有明显驼峰的厚实身躯,以及黝黑的上半部而轻易辨认。头部与下颚布满称为节瘤的小型瘤状突起,这些小瘤其实是毛囊,也是此物种的特色。尾鳍具有波浪状耸起边缘,于潜水过程中常会往上举离水面,和胸鳍皆具有白色斑,但不同个体身上的白色斑范围都不同,因此此特征可用来进行个别辨识。就比例而言,座头鲸的头部较大,约占全长的三分之一;头顶的两个喷气孔明显,喷出的水汽从正面看近似心形,一般高度2.5至3米。嘴内的鲸须每侧270至400条之间,最长可达1米,最宽达30公分,多为黑色或橄榄棕色,少数个体则带有灰白色刚毛。座头鲸喜爱特技飞行的跃出水面的动作,并且能够发出长而复杂的声音,用于沟通(当然人类不知道沟通内容是什么)。
座头鲸目前在全世界只有三万到四万只左右,属于总数比较少的鲸鱼种群。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