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本地超市能不能买到味精?新西兰人做菜用不用味精?
新西兰人的本地超市能不能买到味精?新西兰人做菜用不用味精?这是个好问题,简单的回答来说,新西兰人的调味料中是看不到“味精 MSG”的,超市里也不会销售 “MSG”,但能够找到来替代味精的调味品。味精的英文学名是 monosodium glutamate 也就是谷氨酸钠,在亚洲的餐饮中被广泛应用,尤其以中式炒菜那种重油重盐重调料的风格中最常见,这也就是“中餐综合症”这个有点奇葩的英语的来历,本文后面将会提到。
很多新西兰“有点x格”的餐馆,会在门口或者菜单上特意标注,我们的餐厅“NO MSG”;那么这意味着其它不写这个东西的餐馆都会用味精吗?答案还真是肯定的,不论是中餐还是西餐,大部分餐馆作为餐饮的“专业玩家”,为了提升口味招揽顾客,都会或多或少的使用味精、味素、或者是鸡精、或者是自制稀释味精等调味料。这就像在自家的花园中种菜,用的都是农家肥,但真正到了专业的农场主那里,为了加快蔬菜的成长速度,提升蔬菜的鲜嫩口感,化肥也是一定要用的;与 NO MSG 的餐馆做法类似,一些“有x格”的蔬菜生产商也会说自己的产品是 Organic 不使用化肥和农药。
在新西兰,想买味精,到哪里买?
答案是:中国超市、台湾超市、日本超市、印度超市、柬埔寨超市、泰国超市等等亚洲超市都能买到,华人超市就是味精、味素、或者是鸡精;印度超市可能会写 MSG,但有意思的是也有标注为“Chinese Salt”的(中国盐?不,其实就是味精)。
在本地人超市,比如说绿超市 Countdown,黄超市 Pak’n Save,红超市 New World,也能见到一个调味料叫做 Aromat (seasoning),它的配方看起来乱七八糟的各种香料大集合像是我们用的“五香粉、十三香”一样,但这个 Aromat 实际上是什么食物和菜肴都能放的,其原因就是那些香料(herb & spice)的比例并不高,真正起到主导作用的是“味精”;没错,这个 Aromat 几乎就等于“有点香料的稀释味精(鸡精)”,它的作用就是提鲜。
顺嘴说一句,爱好炒菜用味精的朋友,买这个虽然可以,但是性价比不高哦(比华人超市的味精卖的贵得多)。
那么前文提到的“中餐综合症”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日本人发明了味精,但中餐馆用的最厉害,味精,这种在食物中提升味道和鲜味的调味料常常令西方人联想到油腻的食物和进食后出现的头痛。在英文的韦氏词典中,中餐综合征作为一个词条,被解释为“易感人群在摄入重味精的食物,尤其是中餐之后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比如颈脖、手臂和背部麻痹,伴随头痛、头晕和心跳等)。”
其实味精最大的作用是提升人的味觉,并导致本来能吃七两的人最后吃了一斤(胃口大开),但是吃多了人肯定不舒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加之中餐的味道比较重,随着多吃进去的食物也多吃进去了酱油、调料和盐;多吃盐的后果大家都知道的,出现各种怪怪的症状也就有可能发生在对调味料比较敏感的人的身体上。
“中餐综合症”这个词条最早出现在这部工具书的时间是1993年,但是在此前的几十年,它就已经进入美国人的常用语汇当中。该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1968年一封出现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信,信中声称中国食物诱发疾病。该信件后来被发现是一场恶作剧,但是这个传闻却以讹传讹地保留了下来。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食用味精已经很长时间了,而各种研究也没有显示这种物质会引发所谓的“综合症”。
而英文世界是全球化的,既然美国人在几十年前就定义了“中餐综合征”,那么新西兰人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个词。
当然,这个词并没有科学依据,却有种族歧视的味道,可是当任何话语被重复了太多次“假作真时真亦假”了,这也就是西方人会有点“抵制味精”,至少说在自家做饭的时候,很少很少使用;既然主流人群很少用,本地的超市也就不做销售了。
总结一下本文:
- 味精在亚洲超市能买到,在本地超市则只能买到非常有限的一两种替代品而且价格贵得多
- 本地人在家做饭,不用味精
- 新西兰中餐馆用味精确实量很大,有些餐馆吃完了口很渴
- 新西兰的非中餐馆,包括西餐馆,大部分也都用味精或者等价替代品
- 本地人吃的薯片玉米片什么的零食,里面的配料都有味精成分
- 宣传自己 No MSG 的餐馆并非烹饪手法有改变,“让食客追求健康”的背后更偏向于是“营销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