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视频虚拟会议疲劳 Zoom Fatigue

新西兰视频虚拟会议疲劳 Zoom Fatigue

曾几何时,能够“在家办公”羡煞无数每天朝九晚五在上班路上暮气沉沉的人们,后来,疫情导致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改变了工作方式,许多办公室的上班族真的实现了在家上班、而且是天天在家上班的愿望,从此不再路上饱受堵车的折磨,不仅省下了通勤的时间,还让自己的工作幸福指数爆棚。

在家上班虽然轻松,但也是“上班”的状态,视频会议很必要,不仅在同事之间要有视频会议,更可以联合多方,与合同方、供货商、潜在伙伴、未来员工等等,方便的使用免费(或者付费)的视频会议软件,把事情通过互联网就“办了”。

这也就催生了 Zoom,Google Meeting,Microsoft Teams 等等在线视频软件(APP)在过去十几个月的超级火爆的现状,而且,更多的公司也在加入使用这些巨头推出的软件的行列之中。

不过,一年多的 Zoom 会议后,许多新西兰人发现了,自己已经出现了“干什么、都不想打开 Zoom (或者其他软件)”的想法,每天最讨厌的事情,就是对着手机、或者对着电脑的摄像头,戴上耳麦,对着其它几个小窗口中的人,喋喋不休(或者关掉麦克风,假装认真的听着会议的内容)。虽然已经出现了虚拟会议疲劳的问题,但许多新西兰的上班族,目前因为工作需要,不得不在办公室,或者家里打开视频软件,加入会议或讨论,真是让人精疲力尽的事情。

这就是本文要讨论的,新西兰和其它西方国家目前出现的 Zoom Fatigue 的问题。当然,也不是全有 Zoom 带来的,其它巨头的软件同样产生了虚拟会议疲劳的问题,不过谁让 Zoom 在这个行业里是领军者呢,所以就统称为  Zoom Fatigue 啦。

为什么会出现 Zoom Fatigue 的问题呢?

1、过多的眼神接触

我们在视频会议软件中看到的人们的眼神交流、和人脸的大小,都是不自然的。因为虚拟视频软件的“默认使用方法”,导致了每个人都在会议的过程中,盯着摄像头,产生屏幕的另一端,所有人在“死死盯着你”的感觉,尽管可能你在整个会议中一言不发,但是,对你来说你受到相当恐怖的压力,就是会议上其他人都在盯着你的一举一动的感觉。而传统的会议上,眼神接触则远不会那么频繁和强烈,大家的目光交汇往往都是很短时间的一晃而过的。还有就是有些人没有适当的调整自己的面部与镜头之间的距离,要么一张大脸“PIA”在屏幕上,要么小小的黑黑的远远的,根本看不清;这些都是转化成无形压力的原因。

2、在屏幕上不断看到自己感觉很累

由于虚拟会议软件,会让人不断的在视频中看到自己,这其实对人类而言是不太自然的一种方式。比如说,你和他人面对面交谈的时候,你只能从他人的脸上读出对方“看着你、听着你”的感受;而如果你试着对着镜子,一直盯着镜子看,或者喋喋不休的说什么,你会很抓狂,因为一直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每一个表情、每一次张嘴,这就等于一天几个小时不停的照镜子。这太可怕了,除非你是自恋狂,否则正常人无法承受这种压力。

3、视频会议反而限制了你的局部空间行动能力

别看在家办公,看起来更自由,实际上,由于你不得不持续参加视频会议,所以你的“生存空间”比原来在办公室办公的时候,还要小,因为你不得不保持会议背景的专业性,环境低噪音,或者由于你的电脑是台式机而无法轻易移动,所以,原本在办公室的那种与会的行动空间,实际上变成了“话务中心”一般的生存空间—更小了。更小的生存空间自然会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压抑,让使用软件的人心力憔悴。

4、过高的认知负担

在常规的面对面互动中,非语言交流是常见的、自然的,每个人,都会下意识做出解释性的手势以及使用肢体语言来配合语言或者暗示一些事情,但是,在视频会议中,由于这些非语言交流的能力被屏幕之间的间隔大大的限制了,所以,与会人员必须更努力、高效率持续的接受、发送观点和信号。还有,与会者必须保证自己的头像在视频的中心,如果你同意、或者不同意某些观点或者话题,你必须更加用力、夸张的点头、笑起来、竖大拇指等等,还要确认没有网络故障没有视频压缩问题,所有与会者都明确接收到了你这个“夸张的信号”,这是非常消耗脑力的,也是一种认知负担。

如何解决 Zoom Fatigue 的问题?

简单的来说,要想对抗虚拟视频会议带来的疲劳问题,有几个办法:

  • 使用虚拟背景,这样,如果你使用手机或者 pad 进行会议,你就可以不停的移动,而你的背景不会因为你的移动而变化
  • 开会的过程中,适当关闭麦克风,甚至摄像头一小段时间,让自己放松一下
  • 避免认知过载,你可以不关闭摄像头,让自己离开座位一下(如果是多人会议,大家不会介意的,只有两个人的会议就别这么做了)
  • 关闭“看自己”(self-view)的功能,别老是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给自己压力
  • 如果有大一些的屏幕,把与会者的头像适当的分开,有些空间,别密密麻麻的排在一起
  • 会议和会议之间,安排一些时间空挡来休息一下
  • 回到办公室偶尔参与面对面交流,“缓解”一下在家办公的孤独感
zoom-fatigue-and-solutions

Read more

“新西兰没什么不好,但我还是选了加拿大!”华人“再移民”体验

“新西兰没什么不好,但我还是选了加拿大!”华人“再移民”体验

当奥克兰终于从多雨的春天入夏时,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枫叶正红。 华人Bessie从奥克兰搬到蒙特利尔已经一年了,这两个城市对她都意义非凡。 这几年,新西兰人搬到其他国家生活的案例越来越多。 Bessie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两个国家大不同” 2014年,Bessie拿着working holiday签证从中国抵达新西兰。 这是她第一次出国,也让她就此想要留下来。 读书、工作、拿PR,中间经历了很多艰难的时刻,终于是留下来了。 有了另一半,买了房子,生活简单平静。 2019年,Bessie无意间了解到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发现自己和老公都符合条件。 两人都从事自由职业,住在哪个国家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影响。 5年前那个只身闯荡新西兰的女孩又心动了。 简单商量过后,他们很快做出决定,递交了申请,顺利拿到加拿大PR。 2020年,他们第一次登陆温哥华,体验了这个国家。 2022年9月,经过考量,两人将居住城市选在蒙特利尔,正式搬到了加拿大。 “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我在新西兰的时候也过得很开心,只是想换种生活方式,刚好符合条件,就来了。”当被问到为何这样选择

By 发现新西兰
新西兰夫妻高调炫富,Remuera豪宅被抄后有惊人发现

新西兰夫妻高调炫富,Remuera豪宅被抄后有惊人发现

上月初的一个清晨,身穿防弹背心的警察出现在奥克兰“老钱区”Remuera一处豪宅,金融市场管理局 (FMA) 的官员对这里进行了一次突袭。 外面车道上停放着一辆新款路虎卫士和一辆揽胜。 随着带枪的警察和带着文件的FMA官员离开,豪宅主人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被突袭的是新西兰有名的房地产开发商Kenyon Clarke和妻子Charlotte Clarke的家。 这里的“老钱”居民们目睹了Clarke夫妇的Du Val集团轰然崩塌。 高调炫富却被质疑造假 新西兰的富豪们大多不爱炫富,与Remuera那些低调的老钱不同,Clarke夫妇到处炫耀自己的成功,在社交媒体展示他们的奢华生活。 Kenyon Clarke打造了一个以自己命名的网站,名叫“打造十亿纽币的商业帝国”。 他们的生活要多高调有多高调,堪称新西兰的“金卡戴珊”一家。 今年年初,两口子主演了一档真人秀节目《房地产开发商》,虽然还未播出,但里面充斥着金钱和成功以及恰到好处的粗俗,可以预见到其影响。 一辆挂着Du Val车牌的闪闪发光的黑色劳斯莱斯幻影: 一架飞越豪拉基湾的直升机: 一张从空中俯瞰激流岛葡萄

By 发现新西兰
我15岁从中国来新西兰,读了3个学位,现在天天围着精神病患者转

我15岁从中国来新西兰,读了3个学位,现在天天围着精神病患者转

在新西兰精神健康科上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听听华人女生Clara的给出的答案。 “我以为新西兰和纽约一样繁华” Clara来自山东,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山东孩子的出路就是“考教师、考公务员”,但是她的父母却从来没想过让她走这条路。她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公务员家庭,父母工作稳定,思想开明,从来都没有想过“鸡娃”。 “我父母一直希望我少些学业压力,有时候还会找理由帮我请假,他们觉得快乐比成功更重要。” 因为家里有亲戚生活在新西兰,父母便决定把她送过来留学。 虽然家人也有讨论过送她出国的事情,但是具体的日期一直没有确定,她就按部就班的参加中考,考入了本地一所不错的高中,读了几周后,父母把一切安排妥当后,和她说了具体的出国时间。然后她就开始集中提高英文,几周之后,15岁的她落地奥克兰,成了一名小留学生。“刚落地时有些失望,我想象中的新西兰,是和纽约一样有高楼大厦,来了之后懵了”,Clara直言对纽村的初印象相比惊艳,很多是惊讶。 “没有父母的地方不像家” 除了落差感,Clara还感受到了孤独,“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我在新西兰没有家的归属感“,纵使Clara的亲戚对她体贴入微,但是对

By 发现新西兰
夫妻在新西兰买房,居然发现屋顶藏了23万现金

夫妻在新西兰买房,居然发现屋顶藏了23万现金

试想一下,假如你买了一套房,然后在房子里发现了巨额现金,那么这笔钱到底该属于谁呢? 最近,一对新西兰夫妇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屋顶发现23万现金 2021年底,一对基督城夫妇买了一套房子。 次年5月他们在装修房顶时,电工在天花板中发现了5个布满灰尘的真空密封塑料袋,里面装满了20和50纽币的现金,总额为232,440纽币。 电工将现金交给了这对夫妇,而他们决定报警。 经查询,这批现金是在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发行的。而且这种打包方式表明,这些钱应该是贩毒所得。 警方相信这些钱是2018年之后被放到屋顶里的,同时也向前房东、前租客进行过调查。 租客方面,没有人知道这笔钱的来历,也没有证据表明他们和犯罪所得有关。 但房东(一个家族信托)里面其中一人则在2019年因为持有大麻而被定罪,并且与帮派Mongrel Mob有关联。 但这名成员目前已经去世,他的兄弟也说他不太可能去过那套房子,甚至可能不直到这房子是家族信托所有。 今年2月19日,警方向高等法院申请针对这笔款项的限制令。 法院支持警方说法 警方表示,这笔钱属于《犯罪收益(追回)法》定义的“污染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